谁说老艺术家就不懂热搜体质?68岁的阎维文最近就因为一场演唱会,直接被网友送上了风口浪尖!这事儿还得从今月说起——阎维文回到家乡山西平遥,办了一场从周年纪念演唱会。
本来是一场温情满满的回报家乡之旅,却因为门票规则炸了锅。想看演唱会?得先买平遥古城门票,然后参与抽奖,只人能进内场。这下网友可不干了,直接开喷:“这不是变相捆绑消费吗?”“说好的免费呢,套路也太深了!”甚至有人翻出他早年块卫衣的旧账,嘲讽他“晚节不保”、“捞金无底线”。难道这位唱了《小白杨》的老艺术家,真的变了味?
就在争议愈演愈烈之时,9日,《人民日报》突然刊登了阎维文的署名文章《工夫在诗外》,瞬间逆转了舆论风向。这篇文章里,阎维文只字未提演唱会风波,反而大谈青年歌手的培养和声乐教育问题。他直言现在的年轻歌手太追求技术,缺乏文化积淀;盲目追逐流量,却忽略了对作品的深入理解。他提倡歌者不仅要会唱,更要有扎实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这篇文章的发表,无疑是对阎维文艺术态度和职业操守的肯定。
其实回头看看阎维文这些年的轨迹,就会发现他根本不是“消失”了,而是转身去做了一件更“笨”却更有意义的事——抢救那些快要失传的民间老调子。年开始,他就背着几十斤重的录音设备,跑遍了全个省份。陕西的信天游、新疆的木卡姆、内蒙古的马头琴伴唱、贵州的苗族飞歌……这些快要绝响的旋律,被他一一记录下来。这份工作没有流量关注,更没有商业回报,但他一干就多年。
除了收集整理民歌,阎维文还开设民族声乐大师班,在多所高校担任导师,致力于培养年轻歌手和声乐教育。他强调情感投入和文化修养,认为唱歌不仅要“能唱”,还要“会唱”,更要“用心唱”。说到“用心唱歌”,就不得不提李双江多年前说的那句话——“最好的唱法是用心歌唱”。这位以《红星照我去战斗》闻名天下的老艺术家,始终认为唱歌不是炫技,而是要把心放进旋律里,让听众感受到歌里的故事与情感。
如今看来,阎维文这些年的坚持,恰恰是对李双江这句话的最好诠释。他不为商演的流量奔波,却甘愿为一首即将失传的民歌翻山越岭;他不追求舞台上的高频曝光,却执着于让民族文化记忆被更多人看见。更让人动容的是阎维文对待家庭的担当。妻子刘卫星年被查出患有癌症,此后癌症两次复发,阎维文始终陪伴在侧,鼓励她共同面对病魔。为了筹措巨额医疗费用,他不得不四处奔波演出。这样一个对待家庭如此专注和责任的人,很难让人相信会为一时之利而败坏自己多年的声誉。
从唱《小白杨》的军旅歌手,到民歌的“守护者”,阎维文用大半辈子诠释了什么是艺术家的担当。或许正如网友所说:“看一个艺术家,不能只看一件事,要看他长期在做什么。阎维文二十多年扎根民歌保护,这份坚持就值得尊重。”
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有人追逐转瞬即逝的热度,有人却选择扎根“冷门”的领域。阎维文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艺术家”这三个字的重量:不是站在聚光灯下被万人追捧,而是用专业能力扛起责任,让经典旋律代代相传。
就像《小白杨》里唱的那样:“微风吹得绿叶沙沙响,太阳照得树叶闪银光。”阎维文的付出,就像边疆的小白杨,默默扎根,不求喧哗,却在时光里留下了最动人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