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游報記者 曹燕
國家圖書館116歲了,國圖藝術中心·音樂廳近期策劃“國家圖書館建館116周年演出季”,以“傳承文脈、服務公眾、致敬時代”為核心定位,匯聚6場高品質藝術演出。其中,由中國煤礦文工團出品,聯合國家圖書館、中國藝術研究院共同制作的《古籍里的古曲》系列音樂會,“讓古籍可聽、讓古曲可觀”,觀眾在古籍中聆聽令人耳目一新的中國好聲音。
9月8日晚上,國圖藝術中心內回蕩著時而飽滿激昂、時而清新婉轉的旋律,觀眾的掌聲、喝彩聲不斷。《古籍里的古曲》系列音樂會之《悲喜春秋》上演,嗩吶、二胡、琵琶、大鼓等樂器和諧共鳴,古籍中描述的悲歡離合與人間百態(tài)仿佛在音樂中流淌,人生況味呼之欲出。
“以前總覺得古籍、古曲離我們很遙遠,但是今天的演出讓我很感動,感受到傳統文化那種生生不息的魅力。希望經常上演這類節(jié)目,對于年輕人來說是一種潛移默化的熏陶,也希望這些文化藝術瑰寶能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fā)揚?!蓖诵莸乩斫處熈质嫣m有感而發(fā)。
出自古籍《敦煌樂譜》的合奏《傾杯樂》旋律悠揚、節(jié)奏明快,在流淌的音樂中,人們仿佛看到靈動蹁躚的飛天反彈琵琶,莊嚴威猛的金剛震撼人心,敦煌壁畫中的樂舞盛景在眼前浮現。中國煤礦文工團一級演奏員、知名板胡表演藝術家劉湘說:“在歷史長河中,敦煌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在音樂中我們能聽到絲綢之路綿亙萬里、延續(xù)千年的交融之道,中華文化海納百川的自信之光。敦煌文化是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藝術寶庫,而每一個藝術創(chuàng)作者,都是這座寶庫的守護者和傳承者?!?/p>
朗誦與打擊樂組合的《將進酒》別開生面?!熬灰婞S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不少觀眾對這首詩耳熟能詳,跟著一同朗誦,而朗誦者葉蓬在激昂與深沉的情感節(jié)奏間自然切換,讓人大呼過癮。朗誦與打擊樂的結合,使得這首詩的意境更加開闊深邃,觀眾仿佛穿越時空,與李白共飲,意猶未盡?!昂魞簩⒊鰮Q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當樂聲漸歇,葉蓬忍不住拭去額頭汗水,觀眾忍不住再一次喝彩。
嗩吶與樂隊演奏的《臨江赴宴》出自元代戲曲家關漢卿的雜劇《關大王獨赴單刀會》。弦樂如泣如訴,敘說悲壯肅穆;嗩吶高亢嘹亮,吹響了行動的決心和勇氣。整體風格慷慨激越,蕩氣回腸。
記者注意到,不少年輕人來欣賞《古籍里的古曲》 ,也有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來體驗傳統文化的美妙?!?0后”觀眾小魏說:“不僅是聽覺的享受,仿佛也能‘看’到經典中的畫面,起承轉合之間感受元曲的悲歡離合?!?/p>
劉湘提到,民樂的創(chuàng)作、演出、傳播呈現出新的時代氣象,尤其是在年輕人中的認知度、接受度持續(xù)提高。這既反映了文化自信的增強,也給民樂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對民樂真正的自信,來自對優(yōu)秀傳統文化發(fā)自內心的敬重。
“我注意到舞臺上也有大提琴等西方現代樂器,搭配著主要的民樂樂器,這就是一種創(chuàng)新?!髅榔涿?,美美與共’,互相激發(fā)就會有化學反應?!绷质嫣m觀察得格外細致。
藝術浸潤心靈,啟迪生活。國家圖書館相關負責人介紹,近期,國圖藝術中心還舉辦了《游園·驚夢》昆曲講演音樂會,通過表演、清唱,講解等方式,讓觀眾沉浸式感受非遺藝術的雋永之美。另外,《詩經·國風》室內樂音樂會精選了12首經典詩詞為曲目核心,涵蓋親情、友情、愛情、家國情,讓觀眾在音樂中感受傳統文化綿延不絕的精神內涵?,F場還設置書法創(chuàng)作區(qū),觀眾可提筆書寫《詩經》名句,體驗書法傳遞的文化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