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放大社會邊緣聲音的電影,你準備好“看見”了嗎?

?????? 歡迎回來,這里是城畫君?!盎膷u半月報”欄目,定期為你送上值得看的影視作品介紹。?????? 回顧這些年全球的電影作品,有一個關鍵詞叫“看見”??匆娚鐣鮿萑后w的處境、看見少數(shù)人群正在經(jīng)歷的生活,成為了影視創(chuàng)作很重要的話題。?????? 去年年底,易烊千璽在電影《小小的我》中飾演了腦癱少年“劉春和”一角,他的表演悲涼之中自帶生猛的生命力,讓許多觀眾落淚,也讓更多人將目光投向照顧腦癱患者的家庭。除了家庭在養(yǎng)育照料方面有難處,我們的社會在關懷傷殘人士方面的措施,也需要有針對性的改善。?????? 無論如何,先“看見”,再“共情”,接著有“行動”,我們才會迎來一個越來越好的、讓弱勢群體也能有尊嚴地生活的世界。?????? 本期“荒島半月報”給你推薦三部作品,讓你“看見”Ta們的存在。?????? 《看我今天怎么說》:在聾人的第一視角里,“正常人”成為了配角?????? 豆瓣評分:8.3?????? 在香港電影行業(yè)整體收縮的大背景下,小成本電影正成為近年來的行業(yè)主流。受限于成本,這類電影極擅“抓小放大”,將主題聚焦于對社會弱勢群體、少數(shù)人群的關注。?????? 《看我今天怎么說》的導演黃修平,代表作《狂舞派》《哪一天我們會飛》分別獲得過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電影、最佳編劇的提名。他最擅長捕捉青少年的“生長痛”,挖掘年輕人在思考自身價值與社會評價體系之間的糾葛。?????? 這部特殊的聽障電影,主角是三位出身不同家庭的聽障青年。在聽障群體內(nèi),長期存在“手語派”與“口語派”人士之爭?!笆终Z派”堅持手語是聽障人士交流的語言,偏向于坦然接受聽障人士的身體缺陷;而“口語派”則鼓勵聽障人士主動接觸“健聽人”群體,通過唇語閱讀等方式融入社會,并推崇“人工耳蝸”等新的助聽技術。?????? 佩戴人工耳蝸的Alan,既會口語也會手語,他似乎是幫助“手語派”與“口語派”友好交流的橋梁;同樣從小佩戴耳蝸的素恩,被母親禁止學習手語,即便帶著略顯奇怪的“聽障口音”,她仍逼迫自己努力做個“正常人”;而出身聽障家庭的子信,他以一手流利的手語為榮,夢想是開一間潛水學校,能讓“聽障人”和“健聽人”在水下世界都能使用手語,暢通無阻地交流。
?????? 拍好一部聽障電影,視聽語言必然是最為重要的一環(huán)?!犊次医裉煸趺凑f》采取了一種最直接、最貼合實際的方式——一旦鏡頭切換到聽障主角的第一視角,電影便會出現(xiàn)類似耳鳴、失真、回響等聲音,模模糊糊的聽感,讓作為“健聽人”的觀眾也能體驗到聽障生活的部分不便。?????? 電影并未追求劇情的跌宕起伏或刻意煽情,而是把“聽障人士”首先放在“人”的位置上看待。尤其是從小聽話的“乖女孩”素恩,她從被禁止打手語、對手語產(chǎn)生好奇,再到克服心理障礙,與一群新認識的聽障朋友在沙灘上自由自在地用手語做“故事接龍”。?????? “當我打手語時,我才覺得自己在真正地說話。”這一幕的情感沖擊力,足以讓所有觀眾感受到“手語才是聽障世界的第一語言”,也是聽障人群作為“人”的自由權(quán)利的彰顯。?????? 與其說《看我今天怎么說》在科普聽障人群的生活,不如說它是一部保護聽障人群主體性的電影,減少健聽人士對聽障人士的偏見和誤解,同時向觀眾展示了一個更平等美好的人類世界應該是什么樣的。??????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里除了“子信”、“素恩”和一位小演員,其余所有演員均為聽障人士。而小演員本身也是聽障父母的“健聽人”后代,從小學習并熟練手語,所以在情節(jié)演繹、情感傳遞上亦顯得尤為真摯動人。?????? 演員表現(xiàn)出彩、劇本打磨細膩、主創(chuàng)團隊在視角選取上的溫柔舉動,都使得《看我今天怎么說》成為今年被更多觀眾喜愛的院線電影。
?????? 《黎明的一切》:常人難以理解的疾病,卻在同事那里獲得共情?????? 豆瓣評分:7.8
??????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身邊有人總說“不舒服”,去醫(yī)院做了全套檢查,卻查不出任何器質(zhì)性問題。有人會悄悄議論“他就是裝的”“太矯情了”,可你看著他蒼白的臉、攥緊衣角的手,又覺得那份痛苦不像假的。?????? 日本導演三宅唱的電影《黎明的一切》,從一種克制的溫柔視角切入,講述了一位受經(jīng)前綜合癥(PMS)影響,罹患“發(fā)作性睡病”的年輕人如何努力生活。?????? 電影的主人公藤澤,是一名普通的辦公室職員。她會在不知不覺間陷入無法控制的睡眠狀態(tài),甚至可能在走路或交談時忽然失去意識。這樣一種常人難以理解的病癥,讓她時常陷入尷尬與自責之中。?????? 藤澤一直在努力。她嘗試服藥、調(diào)整作息,努力在職場表現(xiàn)得與其他同事一樣。但疾病就像隨時降臨的陰影,讓她始終處于緊繃狀態(tài)。當她第一次在公司會議上突然睡著時,那種羞恥感幾乎讓她想立刻辭職。
?????? 直到新同事山添的到來,一切才悄悄變了。山添的話不多,總是默默坐在工位上畫圖,藤澤卻注意到了山添藏在抽屜最里面的藥盒,看到了她趁午休在樓梯間偷偷深呼吸的樣子。?????? 山添第一次向藤澤坦言自己的驚恐癥發(fā)作時,兩人走到天橋盡頭,路燈之下,開始了一段“病友共救”的關系。?????? 電影里最戳人的從來不是激烈的沖突,而是這些“懂你的瞬間”。山添會在藤澤請假后悄悄把她沒做完的工作整理好,標注出重點;山添會在同事議論藤澤時,不動聲色地轉(zhuǎn)移話題;藤澤也會聽到山添說出“我病了”時,只是點了點頭說自己以后會幫他多盯一下。?????? 《黎明的一切》最難得的,是它沒有把“共情”塑造成一種“高尚的施舍”,而是告訴我們:對那些身處困境的人來說,“看見”的第一步不是追問、不是評判,而是“相信”——相信他們的痛苦是真實的,相信他們也在努力撐著。黎明總會來的,但如果有人陪你等,黑夜就沒那么長了。?????? 疾病本身并不會剝奪一個人工作的能力和被善待的權(quán)利。真正的困境,往往來自環(huán)境的冷漠,而非疾病本身。?????? 在每一個可能被誤解的處境中,我們都渴望遇見一個懂得的人。
?????? 《想象之光》:在父權(quán)社會的日常里,女性用自己的方式處理問題?????? 豆瓣評分:7.5
?????? 提到印度女性,你會想到什么?是新聞里“女性不能獨自出門”的禁令,還是影視作品中“反抗包辦婚姻”的激烈情節(jié)??????? 法印合拍的電影《想象之光》卻跳出了這些刻板印象,把鏡頭對準了印度德里郊區(qū)的一群普通女性——她們不是“受害者”,也不是“斗士”,只是在父權(quán)的縫隙中,用自己的方式,一點點為生活爭取光亮。?????? 這是一部節(jié)奏緩慢卻極具張力的電影。四位生活在印度小城的女性,有人被迫早婚,需要面對冷漠的丈夫和重男輕女的婆家;有人渴望追求愛情,卻在傳統(tǒng)的枷鎖中被指責為“不守婦道”;有人看似循規(guī)蹈矩,卻偷偷經(jīng)營著屬于自己的秘密生活。?????? 主角拉尼是個家庭主婦,每天天沒亮就起床做飯,給丈夫熨好襯衫,送兒子上學,然后打掃屋子、照顧年邁的婆婆。她最大的心愿,是讓女兒阿雅去鎮(zhèn)上的中學讀書,可丈夫卻斬釘截鐵地反對。理由也是老掉牙卻根深蒂固的“女孩讀那么多書沒用,早晚要嫁人”。?????? 拉尼沒有跟丈夫爭吵,她知道爭吵沒用。她只是開始偷偷攢錢,把丈夫給的買菜錢省下來,藏在廚房的米缸里;晚上等家人都睡了,就用手機看免費的識字課程,因為她知道,要讓女兒上學,自己得先有底氣。
?????? 這份對于“理想生活圖景”的想象,并不是拉尼一個人的專屬。她發(fā)現(xiàn)鄰居的寡婦瑪麗想靠賣手工刺繡賺錢,卻被公公罵“丟男人的臉”;村口雜貨店的老板娘莉娜想把店開到晚上,卻被丈夫說“女人晚上出門不安全”。?????? 于是拉尼提議,她們?nèi)齻€一起做?,旣愗撠煷汤C,莉娜負責賣貨,拉尼負責聯(lián)系鎮(zhèn)上的小店,賺來的錢三個人分,也用來幫阿雅交學費。?????? 電影的名字“想象之光”,其實就是這些女性對生活的“想象”,并且終于實現(xiàn)了這個想象——瑪麗第一次拿到自己賺的錢時,把錢放在手心摸了又摸,“這是我靠自己賺的,以后不用看別人臉色了?!崩蚰劝央s貨店的營業(yè)時間牌改成“早8點-晚8點”時,挺直了腰桿。她相信她能保護好自己。?????? 面對父權(quán)社會對女性的不公平的日常,她們的抗爭是隱忍的,卻同樣鋒利。?????? 電影把女性的日常寫得足夠真實:廚房的油煙、家務的瑣碎、目光的壓迫,甚至是在狹小房間里短暫的笑聲?!断胂笾狻凡]有提供一個宏大或激烈的答案,它只是在提醒觀眾,當我們談論女性命運時,不應只看見悲情或憤怒,還要看見她們在縫隙中生長出的堅韌和智慧。?????? 女性的生活,不該只有“妻子”和“母親”的標簽,還必須擁有“自己”的樣子。
?????? 聊聊互動?????? 三部影片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qū),有著不同的文化語境,但它們共同做的一件事,是讓那些常常被忽略的人群被看見。?????? 社會的進步,不只是科技與經(jīng)濟的前行,更在于我們能否學會理解與善待。?????? 也歡迎你在評論區(qū)告訴城畫君:?????? 你最近看過哪些讓你“看見”少數(shù)人群的影視作品??????? 你有沒有過為某個弱勢群體“搭把手”的小事??????? 我們下期《荒島半月報》再見。?????? 城畫君?????? 責編吳耀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