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9-16 來源:打拱作揖網(wǎng)作者:天晴怎么可能
張德蘭1960年出生在香港一個大家庭里,兄弟姐妹十個,她最小,從小就沾了不少光。家里人發(fā)現(xiàn)她有唱跳天分,五歲時讓她去參加童裝比賽,她居然拿了冠軍。那時候香港娛樂業(yè)正起步,她被送到頂尖舞蹈學校,學東西特別快,八歲就能唱上百首英文歌,還掌握十幾種中西舞蹈。
1970年,十歲的她加入TVB,當小演員,主要還是唱歌跳舞,給動畫片配主題曲。她的聲音甜美,很快就上綜藝節(jié)目,像《歡樂今宵》那種王牌,她常在搞笑環(huán)節(jié)露臉,長相可愛沒攻擊性,還接了不少廣告。香港人基本都認識這個小童星。
在TVB幾年,她漸漸長大,公司讓她和沈殿霞、汪明荃、王愛明組女團四朵金花,一起上節(jié)目推歌。那是香港女歌手組合的先驅,她們推出《玩玩啦》和《四朵金花》,年紀都在青春期,舞臺表現(xiàn)活潑。1978年她改藝名張德蘭,聽著更正式。1979年去新加坡錄首張專輯《心花放》,一發(fā)行就受歡迎,銷量不錯。
接著《茫茫路》拿獎,她開始涉足影視,演《陸小鳳》和1983年劉德華版《神雕俠侶》,還唱主題曲。《陸小鳳》的《愿君心記取》和《落花淚影》是她唱的,《神雕俠侶》的《何日再相見》和《情義兩心堅》也出自她手。這些歌到現(xiàn)在還流傳,證明她唱功扎實。80年代她是玉女偶像鼻祖,能和梅艷芳、陳慧嫻比肩,1985年《張德蘭歌集》第一個在內地公開賣,從廣州起步,銷量一路漲,內地粉絲開始認識她。
事業(yè)順風順水,她在TVB遇上楊偉誠,當時他只是助理,脾氣倔,人緣一般,但對她照顧有加。她媽覺得他不合適,勸她別來往,兩人只能低調相處。楊偉誠后來努力,升到香港西九戲曲中心顧問小組主席。1986年,26歲的張德蘭上央視春晚,唱《春光美》和《祝福歌》,聲音柔美清亮,帶著南方調子,那年春晚用新人,她正好趕上,一夜爆紅。內地粉絲暴增,香港海報到處是她。之后她推《風雨人生》專輯,還有《夜之熱力》、《爆炸境界》,巡演東南亞,名氣到頂。
可就在大家等著她繼續(xù)發(fā)力時,1987年她出最后一張《愛你不變》,就隱退了。原因是和楊偉誠重修舊好,早年分手后,多年在教堂重逢,兩人決定結婚。1988年兩人低調成婚,她解約TVB,為家庭放棄事業(yè)。那時她27歲,正紅火,卻選擇停下。她說干了二十多年,該歇歇了。從此她消失公眾視野,媒體追訪也沒回應。隱退后生活簡單,楊偉誠工作,她管家務,兩人兩人世界。別人問她不遺憾,她總說已經夠了。
隱退十年,1998年顧嘉輝和黃沾辦演唱會,邀她幫忙,她才現(xiàn)身唱老歌,還了當年恩情。那年她38歲,對醫(yī)學感興趣,報名香港浸會大學中醫(yī)藥學院。40歲學醫(yī),難度大,她花五年苦讀,修完中醫(yī)課程。2003年考取注冊中醫(yī)資格,以本名張圓圓開診所。轉行中醫(yī)不是一時興起,她從小接觸娛樂圈的浮華,想幫人調養(yǎng)身心。
成為醫(yī)生后,她低調行醫(yī),診所小而精,病人多是熟人介紹。她把脈開方,注重整體調理,積累經驗后口碑漸好。偶爾參加慈善義診,去社區(qū)幫人看病。楊偉誠退休后幫手,兩人配合默契。結婚三十多年,他們沒生孩子。身邊朋友孫子滿堂,他們不急,就過自己的日子。楊偉誠說過,當年別人看不起他,她無條件信任,這讓他一輩子感激。
張德蘭一生高光不斷,從童星到歌手巔峰,再到中醫(yī)師,她清楚自己要什么,爭取時不手軟,放棄時干凈利落。不貪多,守住本心,日子過得無憂無求。這份自在,在快節(jié)奏的香港娛樂圈里,顯得特別珍貴。參考資料當年在春晚唱春光美大火之后,歌手張德蘭為什么消失了 搜狐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