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文化中華丨一座東北小山實證九千年中華玉文化——探訪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
作者:似是而非矣 來源:清遠 瀏覽: 【大中小】 發(fā)布時間:2025-09-16評論數:
在祖國東北邊境,小南山“靜坐”在烏蘇里江西岸,看滾滾江水奔流向前。人們在山間漫步、在山腳露營,笑語與鳥鳴交織成一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交響。
跨越歷史長河,小南山遺址如今“玉出驚天”,有力實證九千年中華玉文化。
小南山遺址地處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饒河縣城東南的烏蘇里江岸邊,總面積40余萬平方米。20世紀50年代以來,小南山上曾多次發(fā)現古代文化遺物,但由于缺少正式的考古發(fā)掘工作,小南山遺址的文化內涵和性質長期較為模糊。
“山崖邊的這棵樺樹有故事,幫了考古人員大忙!”與記者再次登上小南山,饒河縣文物保護中心副研究館員楊永才說,2014年他和其他考古人員來做前期調查時,多日都一無所獲。有一天下山時,意外在這棵樹下發(fā)現了一塊陶片,隨后又在陶片附近扒拉出1個玉器殘件,考古發(fā)掘工作由此才得以向前推進。
“你能想象嗎?小南山地表數十厘米厚的土層中竟?jié)饪s了上萬年的歷史。”楊永才蹲在地上,一邊撫摸著他傾注大量心血的小南山一邊感慨道,小南山遺址的文化層太薄,再加上地表樹高林茂、地層內夾雜大量石塊,開展考古調查和勘探難度很大。
2015年開始,為了解小南山遺址的文化內涵和遺存分布情況,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饒河縣文物保護中心正式對小南山遺址開展考古發(fā)掘,目前發(fā)掘總面積近2700平方米。考古人員在山中的幾十處墓葬坑中挖掘出土各類文物數萬件,發(fā)現并確認了舊石器時代晚期至漢代的多個時期的文化遺存,勾勒出烏蘇里江流域先民的早期生活樣貌。小南山遺址2019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0年被評為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
這是饒河縣博物館中一處小南山遺址模擬景觀(8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謝劍飛 攝
在小南山山腳,饒河縣博物館是展示小南山遺址出土文物的主要文博場館?!坝衿魇切∧仙竭z址的突出特征。近十年來,小南山遺址出土玉器140余件,加上以往的發(fā)現,總數超過200件?!别^長宋艷玲介紹,這些玉器上多見砂繩切割技術留下的彎曲條形痕跡,此為迄今世界最早的發(fā)現,奠定了中華玉器文化早期蓬勃發(fā)展的技術基礎。
在位于哈爾濱市的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李有騫用放大鏡查看小南山遺址出土的石器(8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謝劍飛 攝
“根據碳十四測年和考古學研究,小南山遺址玉器集中出土的第二期文化遺存距今約9000年?!焙邶埥∥奈锟脊叛芯克彼L、小南山考古發(fā)掘項目負責人李有騫表示,這不僅將我國玉文化的起源向前追溯了1000年,而且向北推進了1000多公里,顛覆了以往對玉器起源的認知。
國家文物局原局長李群撰文指出,距今約9000年前的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以玉為貴、以玉為美的習俗由此發(fā)端”。2024年6月,由中國文物學會主辦的“小南山玉文化論壇”在饒河縣舉辦,與會的故宮博物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等單位專家學者認為,小南山遺址出土玉器有力實證九千年中華玉文化,為中國玉文化的起源、形成和傳播以及史前人類社會發(fā)展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為進一步探尋中華玉文化源頭、揭示和闡釋中華文明發(fā)展脈絡與內在特點提供了重要線索。
在位于哈爾濱市的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在電腦屏幕上查看小南山遺址一處發(fā)掘區(qū)的出土文物分布坐標圖(8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謝劍飛 攝
玉器的制作和使用,是人類文明進程尤其是東亞區(qū)域文明發(fā)展的重要標志?!靶∧仙竭z址出土的玉器包括玦、環(huán)、管、珠、璧、斧等,其構成的玉器組合反映了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玉文化面貌?!崩钣序q感慨道,玉器不僅具有裝飾身體、彰顯身份的作用,還是通神或者祭祀祖先的重要載體,是認識史前文化和社會運作的一把鑰匙。小南山出土的玉器表明9000年前的古人類并非現代人想象的那樣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反而有了更高層次的精神追求。
人們在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饒河縣小南山遺址公園散步(8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謝劍飛 攝
饒河縣文物保護中心副研究館員楊永才在小南山遺址講解(8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謝劍飛 攝
這是2021年拍攝的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一處玉器出土現場,樹根自然生長在一塊玉玦的孔中(資料照片)。新華社記者 謝劍飛 攝
這是存放于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從小南山遺址出土的石器(8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謝劍飛 攝
這是8月21日拍攝的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一處已回填的發(fā)掘區(qū)。新華社記者 謝劍飛 攝
在位于哈爾濱市的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用放大鏡查看小南山遺址出土石器的細節(jié)(8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謝劍飛 攝
這是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旁的烏蘇里江流域景觀(8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謝劍飛 攝
目前,小南山遺址的田野發(fā)掘工作已階段性完成,轉入報告撰寫階段,相關科研工作正持續(xù)開展。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趙永軍表示,下一步將加快考古報告整理出版、完善科研規(guī)劃、加強宣傳保護等,不斷拓展小南山遺址的考古與文物保護工作。(記者謝劍飛、張一帆)
- {loop type="catelog" row=10}{$vo.title}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片|
天堂资源最新在线|
国产亚州一级免费免费在线观看中文版|
日韩人妻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熟女app|
风韵熟妇无码啪啪|
天天射天天日本一道|
美女裸身裸乳免费视频无毒不卡
|
天天成人免费视频|
性色av闺蜜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久久两性网|
国产老熟女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福利一区|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
亚洲国产大片永久免费看|
久久www香蕉免费人成|
久久一本高清视频|
黄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
亚洲国产午夜成人福利AV|
日本中文字幕乱伦电影|
国产亚洲熟妇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九九|
在线观看 av香蕉|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无码小说|
奇米影视 奇米色 奇米影院 77|
呦系列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色在线|
蜜桃视频成人版在线播放|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不卡软件
|
美女视频黄是免费|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中文字幕电影二|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的在线观看|
www.九九热|
欧美BBBBBxxx|
日本不卡高字幕在线2019|
亚洲一区爆白浆|
东北老熟女被爆操贵在真实
|
国产日产韩国精品视频|
亚洲国家av一区二区|
人人色人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