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9-16 來源:龍?zhí)⒎W(wǎng)作者:吧友_ZER546MCR
文 | 石頭正所謂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央視主持人朱廣權便是這樣一個有趣的靈魂。
012017年春節(jié)期間,朱廣權在《一年又一年》節(jié)目中,憑借其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以及他獨樹一幟的“押韻播報”,迅速風靡整個網(wǎng)絡。一時間,很多人都記住了他的那句“地球不爆炸,我們不放假……”
可以說朱廣權的走紅,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一方面,觀眾們都沒有想到,身為央視主持人的朱廣權,播報風格竟然如此接地氣。另一方面,朱廣權播報新聞時頻頻爆出的金句,確實精準戳中了當代大部分老百姓的情感共鳴點。
他用“床以外都是遠方,手夠不到的都是他鄉(xiāng)”調侃凜冽冬日里人與被窩的繾綣情深。他還用豬作標準,詳細解析了垃圾分類的本質。
也難怪,朱廣權的段子一出,就被廣大網(wǎng)友奉為了國家級別。沒辦法,實在是降維打擊。2020年,朱廣權為助力湖北滯銷的農(nóng)產(chǎn)品打開銷路,搭檔電商主播李佳琦,進行了一場長達130分鐘的公益帶貨直播。
直播中,朱廣權作為“新人主播”不僅沒有絲毫生澀,還一開場就爆梗頻出。他用信手拈來的打油詩搭配專業(yè)細致地講解,瞬間引燃了直播間網(wǎng)友們的購買熱情。據(jù)事后統(tǒng)計,“小朱配琦”的這場公益直播,直接讓價值4014萬元的湖北滯銷農(nóng)產(chǎn)品被搶購一空。
而他們的直播間,更是吸引了高達1.22億人次駐足觀看。很多網(wǎng)友在見識過朱廣權用文化底蘊支撐起來的段子后,都獻上了自己的膝蓋。
他們直呼應該把“朱哥”也掛在小黃車里,因為想一直聽他講下去。對于廣大網(wǎng)友的支持和認可,朱廣權表現(xiàn)得云淡風輕。他并不認為自己是在講段子,因為他說出的每一個金句的背后,都是他長年累月的閱讀、觀察與思考。
作為一個新聞主播,朱廣權始終追求的就是在保持專業(yè)性的同時,讓新聞多一點溫度。他想讓一些原本嚴肅的信息傳遞,變成一場帶著溫度的“情感對話”。而為了達成心中所愿所想,朱廣權已經(jīng)默默走了很多年。
02常聽人說:一個人若是想要成功,天賦和努力缺一不可。而朱廣權,無疑就是那個兩者兼?zhèn)涞娜恕K麖男√熨Y聰穎,擁有絕佳的記憶力。
很多詩詞文章,他只要多看幾遍,就能夠完整地背誦出來。四五歲時,朱廣權就已經(jīng)能夠自己獨立完成一些兒童書籍的閱讀。而等到他上小學的時候,更是接連讀完了諸如《史記》《資治通鑒》等一系列晦澀難懂的文學著作。
上初中后,朱廣權的眼睛因為酷愛讀書而早早戴上了眼鏡,但他仍然堅持每天閱讀。對他來說,在浩瀚無垠的書海里遨游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習慣,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放棄的存在。讀高中時,掌握的詞匯量豐富,且語言組織能力已經(jīng)相當優(yōu)秀的朱廣權,在老師的推薦下加入了學校的廣播站。一開始,朱廣權對此還并不熱衷。
但是隨著他在廣播站的日子一天天延長,朱廣權對于播音主持的情感也悄然變質。他不知不覺間開始沉浸于站在話筒前的每一分每一秒。而成為一名真正的主持人,也逐漸成為了朱廣權心底最深的渴望。之后為了實現(xiàn)理想,朱廣權早早就確立了自己高考時的目標院校,那就是北京廣播學院。
這個學校后來改名為了中國傳媒大學,很多極負盛名的主持人都畢業(yè)于此。朱廣權原本以為憑借他當時的成績,考上這個學校不過是信手拈來。誰料在第一年的高考中,朱廣權雖然文化課成績順利通過,但是專業(yè)課成績卻意外失手,最終沒能被心儀的大學錄取。朱廣權的父母知道消息后,本想勸他放棄這個志愿,上另外一所不錯的大學,然而朱廣權卻堅定地拒絕了。
對于播音主持的熱愛,讓朱廣權決定復讀一年,苦練播音專業(yè)技能,再向廣播學院發(fā)起挑戰(zhàn)。后來他通過不舍晝夜的努力,終于在第二年的高考后,成功進入了北京廣播學院播音主持專業(yè)學習。大學四年,朱廣權就如同一塊海綿一般,不知疲倦地從課本與實踐中汲取著營養(yǎng)。
畢業(yè)那年,他有幸進入了央視新聞中心實習,并成功地留了下來。而這對于朱廣權的職業(yè)生涯來說,不過僅僅只是個開始。03剛剛進入央視工作的時候,朱廣權并沒有什么機會能夠站在臺前。在那段無人問津的時光里,朱廣權并沒有得過且過,而是在暗處緊緊扎根、默默蓄力。2006年,朱廣權被上級安排到了《國際時訊》節(jié)目擔任主持人。
這檔節(jié)目的播出時間是每天晚上22點,受眾范圍相當有限。但對朱廣權而言,這已經(jīng)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平臺。于是為了讓《國際時訊》的每一期都呈現(xiàn)出完美效果,朱廣權總是會提前兩小時抵達演播現(xiàn)場,做充足的前期準備工作。他會對著流程反復打磨每個環(huán)節(jié),從語氣節(jié)奏到鏡頭銜接,他都精益求精。
甚至等到節(jié)目錄制結束后,他還會逐幀觀看視頻回放,細致排查可能存在的某些問題,只為下一次能做得更好。最終在朱廣權日復一日地堅持下,不僅這檔節(jié)目越辦越好,就連朱廣權本人也引起了領導的注意。之后幾年,朱廣權先后被安排主持了《晚間新聞》《新聞30分》,以及《共同關注》等節(jié)目,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從幕后到臺前,朱廣權從未辜負自己的所學所練。2017年,38歲的朱廣權在主持《一年又一年》時大放異彩,從此成為了國民男神。很多人不禁開始好奇,朱廣權的感情生活。有人說他因為之前忙于拼事業(yè),再加上本人性格比較宅,所以一直沒有談戀愛。
但也有傳言稱朱廣權的妻子同樣是一位央視主播,只不過這個消息沒過多久便被當事人辟謠了。如今的朱廣權,已經(jīng)年過四十,卻依舊沒有結婚生子。對此,他的父母可謂是操碎了心。然而對于朱廣權來說,是否結婚,并不影響他的生活狀態(tài)。工作之余,朱廣權時常沉浸在自己的興趣愛好之中。不是在看書寫字,就是在琢磨雕刻。
對于感情,朱廣權并不強求。他相信緣分到了,總會遇到心儀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