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shí)間:2025-09-17 來源:紛紅駭綠網(wǎng)作者:對(duì)事不對(duì)人1
光影荣光,联动世界。9日晚,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星光与灯光交相辉映,第二届金熊猫奖在此举行颁奖盛典。这场植根中国、面向世界的影视盛会背后,个国家和地区部作品汇聚,.2%海外参评率的开放姿态,更是中国以影视为媒、以大熊猫为文化符号,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落地的生动实践。在这里,成都不再只是一座普通的城市,更成了文明交流的舞台,让多元文明之花在全球各个角落热烈绽放。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百花齐放才能让世界春色满园。奖项的分量,从来不在奖杯的重量,而在文明对话的广度。当挪威的作品《新荒野》获得最佳纪录片奖,当马来西亚演员陈泽耀凭《富都青年》斩获最佳男配角,当土耳其导演锡兰的作品与中国影片同台竞技,金熊猫奖的舞台已超越竞技场范畴,更是不同文明通过光影形成深度共鸣,让全球人民能够在金熊猫奖的平台上找到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生命的尊重、对时代的思考这一共识,这也正是金熊猫奖的价值旨归。于此而言,全球文明对话无需刻意讨好,只需以真诚的艺术语言,就能抵达人心深处。
以光影为桥,更易沟通世界。金熊猫奖启动“金熊猫全球影像合作计划”,这不是简单的项目对接,而是从创意孵化到后期制作的全链条协作。在光影交织的画卷中,中国导演与国外摄影师共同聚焦“一带一路”上的平凡故事,东方视角让世界看见真实中国,如此,影像便有了跨越文明的力量。这种合作模式,打破了“你拍你的、我拍我的”的隔阂,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创作者成为合伙人,在共同创作中理解彼此的文化逻辑。正如成都影视产业的破圈出海,不是单一作品的海外发行,而是带着巴蜀文化基因的影视生态与全球接轨。从剧本创作引入国际视角,到后期制作整合全球资源,这种开放共生的理念,让光影桥梁从舞台延伸到创作的每一个环节,铺设起作品出海快车道,为文明交流开辟出更广阔的空间。
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当国外影视人在成都体验川剧变脸的精妙,当青城山的云雾、锦里的烟火气引发海外观众的好奇,无不在说明,本土文化中那些具象的符号、细腻的情感、独特的价值观,恰恰是跨越文明壁垒的钥匙,成为国际交流密码。如金熊猫奖的智慧,在于不做文化的搬运工,而是做文化的转译者。它将中国故事以全球观众能理解的影像语言呈现,也将国外故事中蕴含的普世价值与中国文化找到共鸣点。这种“扎根本土、放眼全球”的定位,让金熊猫奖在众多国际影视节中脱颖而出。它既有中国文化的底气,又有包容世界的胸怀,让文明之花在本土沃土的浸润下,向世界讲述更多好故事、呈现更多好作品,绽放出能被全球看见的光彩。
共赴山海,光影为桥。真正的国际交流,不是文化的单向输出,而是文明的双向奔赴;真正的光影桥梁,不仅能让优秀作品走遍世界,更能让不同文明在交流中相互滋养、共同成长。当越来越多的影视人因金熊猫奖而相遇,当越来越多的光影故事因这场盛会跨越山海,我们相信,光影将成为连接世界的永恒纽带,让文明之花在全球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