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shí)間:2025-09-14 來(lái)源:大處著眼網(wǎng)作者:十年馬馬刺老粉
今天(12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期间,法治中国建设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历史性成就。
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介绍,“十四五”期间,司法服务绿色发展更加积极主动,检察公益诉讼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也是公益诉讼制度自试点到实施十年来案件规模最大、案件成效最大的领域?!?#21313四五”时期,检察机关共办理该领域案.8万件,其中行政公益诉讼占%,成效明显。中国检察公益诉讼制度为生态公益保护贡献了新样本、新形态。
其中一项标志性成果是,初步形成破解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世界性难题的“中国方案”。流域生态环境治理面临上下游、左右岸执法标准不统一、监管部门联动不足这一世界性难题,检察机关创新建立了跨区划一体化办案机制,由流域相关辖区共同的上级检察院立案,组织全流域相关检察院同步参与。其中最高检先后办理了南四湖环境治理、长江船舶污染治理、珠江水环境治理等公益诉讼专案,都是在一或两年内督促不同省(区、市)政府协同解决了十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难事,包括流域范围覆盖鲁苏皖豫四省八县(区)的南四湖根治黑臭水体,跃升成为“5A”级景区,长江流条通航干支流基本实现船舶污染“零直排”等等。
最高检会同最高法、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交通运输部等建立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或者出台司法解释;严格执行《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条例》,针对督察移送问题线索,办理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余件,助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下一步,检察机关将着眼于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制定《生态环境法典》和检察公益诉讼法为契机,充分发挥检察机关专业化优势,以万余名“益心为公”志愿者参与检察公益诉讼的社会助力作用,借个生态环境领域大数据监督模型和卫星遥感技术等现代科技,高质效办好每一起公益诉讼案件,为高质量落实“十五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新部署新要求,为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检察力量。
?。?#24635台央视记者 程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