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妈联手具俊晔告张兰汪小菲,家庭矛盾公开化,孩子成无声受害者
汪小菲再次面临诉讼,S妈携手具俊晔的法律团队将他和张兰一同告上法院。双方积怨已深,仿佛压抑着许多未吐露的心声。S妈可能觉得汪小菲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而汪小菲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只是,在法庭上的相互较量,恐怕难以真正化解彼此间的矛盾。
熟悉这两家人的人都清楚,汪小菲与大 S 离婚后,矛盾便从未平息。从最初的抚养费争议,到后续的房产纠纷,再到日常琐事的争吵,网络上时不时就能看到双方 “隔空互怼”。有时汪小菲在社交平台忍不住抱怨几句,有时大 S 一方通过经纪人发声回应,始终纷争不断。此次矛盾升级,S 妈联合具俊晔聘请律师起诉汪小菲和张兰。这一举措让人摸不着头脑,不少人猜测:之前的矛盾是不是一直未解决,积压到如今集中爆发?S 妈是不是实在忍无可忍,才选择借助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此次起诉,目前双方均未给出详尽说明。从过往双方透露的信息来看,都认为自己占理。S 妈这边,或许觉得汪小菲未履行好作为父亲和前女婿的责任。当初两人离婚时,就孩子抚养、费用承担等方面必然有诸多约定。在 S 妈眼中,汪小菲可能在某些方面有所欠缺,比如抚养费支付不及时,对孩子的关怀不够。日积月累,不满情绪愈发强烈,最终决定通过法律途径 “讨回公道”。此次 S 妈拉上具俊晔,也引发众人猜测:具俊晔作为大 S 现任丈夫,在这件事中是否有所参与?S 妈是不是觉得有具俊晔支持,走法律程序更有底气?汪小菲这些年也时常诉说委屈。他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深爱孩子,并尽力履行照顾孩子的责任。此前受疫情影响,他难以见到孩子,曾在网上表达对孩子的思念之情。关于抚养费及其他费用,他称一直按时支付,甚至有时超出约定数额。在他看来,自己已竭尽全力,对方仍不满意,如今还要起诉自己和母亲张兰,心中自然委屈。张兰作为汪小菲的母亲,始终是儿子坚实的后盾。之前汪小菲与大 S 闹矛盾时,张兰多次为儿子发声,言辞有时较为激烈。这或许是导致 S 妈不满,进而将张兰一同告上法庭的原因。
此事在网上引发热议,网友们观点不一。支持 S 妈的网友认为:“肯定是汪小菲做得不对,否则 S 妈不会如此坚决。作为父亲,本就应尽到责任,若连基本义务都未履行,被起诉也无可厚非。S 妈年事已高,若不是受了委屈,怎会愿意折腾打官司。” 还有网友觉得:“具俊晔此次能与 S 妈并肩,说明他真心在乎大 S 和这个家,愿意为家人挺身而出,比某些人强多了?!?#35768多网友支持汪小菲和张兰。他们觉得:“汪小菲这些年既需打理生意,又要牵挂孩子,压力巨大。S 妈此时起诉,显得有些不近人情。张兰年纪这么大了,还要卷入官司,实在折腾?!?还有网友吐槽:“这两家人为何不能心平气和坐下来沟通,整日争吵不休,毫无意义,最后不过是沦为他人笑柄?!?不少中立网友表示:“现在双方各执一词,是非对错难以判断,还是静待法院判决。闹上法庭总归不是好事,太伤和气?!?img src="http://p0.qhimg.com/t11fd4c330143516fe260f340a9.jpg?size=1280x767"/>
大 S 于 2025 年 2 月初在日本旅游时,因感染流感并发肺炎不幸离世。她去世后,S 妈和具俊晔于 4 月委托大 S 生前的代理律师邓高静,继续推进大 S 生前提起的针对张兰和汪小菲的诉讼,主要围绕大 S 的名誉权问题。此前,张兰在直播中多次模仿大 S 与具俊晔的生活细节,借此获取流量,大 S 为此极为不满并提起诉讼。2024 年 8 月 19 日,法院对张兰下达 “禁言令”,禁止她以任何形式发布与大 S 相关的内容,张兰并未严格遵守。大 S 离世后,S 妈和具俊晔坚持推进案件,于 2025 年 5 月提交强制执行申请,因诉讼主体变更,导致案件有所延迟。大 S 去世后,网络上曾流传一些谣言,如 “大 S 生前流产相关的 DNA、血液等样本,经鉴定与具俊晔吻合”,暗示大 S 婚内出轨,造成恶劣影响。S 妈和具俊晔委托邓高静起诉造谣网友,最终证实该传言为假。这场官司中最令人心疼的还是大 S 和汪小菲的两个孩子,他们是这场家庭纷争中最无辜的受害者。孩子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最需要的是稳定、温暖且和谐的家庭环境,以便安心学习、快乐生活。如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和继父之间冲突不断,甚至闹上法庭,这些事情难免会传入孩子耳中,对他们的心灵造成伤害。
孩子心思细腻敏感,能够察觉到家庭的不和谐氛围。父母的争吵、家人间的矛盾,都会让他们感到不安与恐惧。长此以往,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使其变得自卑、内向或暴躁,还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影响到他们日后对家庭、婚姻的认知。正如网友所说:“大人之间的恩怨,不应牵扯到孩子,孩子是无辜的,不该为大人的过错承担后果。”作为父母,首要考虑的应当是孩子的感受。双方即便矛盾重重,也应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表露,更不能让孩子卷入纷争。遇到问题,大人可以冷静地坐下来沟通,心平气和地协商解决办法。即便无法达成一致,也应尽可能减少对孩子的伤害。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大人之间的恩怨不应成为孩子一生的阴影。这场官司后续走向难以预测,双方或许会在法庭调解下达成和解,或许会两败俱伤。无论结果如何,都希望双方能多为孩子着想,停止这场闹剧,别再让孩子受到伤害。所有父母都该从这件事中汲取教训,即便婚姻走到尽头,也要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莫让孩子成为大人矛盾的牺牲品。孩子的童年仅有一次,一旦遭受伤害,便很难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