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前的真實比完美更動人在娛樂圈的聚光燈下,我們習慣了看到明星們精心設計的表情管理,習慣了主持人滴水不漏的完美表現(xiàn)。但總有人打破常規(guī),用最本真的模樣驚艷眾人——就像東方衛(wèi)視主持人馮琳在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上的表現(xiàn)。
這個26歲的復旦碩士生,明明可以靠履歷吃飯。北京城市志愿者形象大使、冬奧會中文播報員、火炬手...隨便哪個頭銜都夠普通人炫耀一輩子??僧攧⒌氯A遞來兩顆荔枝時,她瞬間褪去所有光環(huán),露出追星女孩最純粹的歡喜。那一刻,她不是端著架子的主持人,只是個見到偶像會心跳加速的普通姑娘。
專業(yè)素養(yǎng)與真實性情從來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題。馮琳用行動證明,優(yōu)秀的主持人既要有過硬的專業(yè)能力,更要有鮮活的人格魅力。從微博電影之夜到上影節(jié)紅毯,她連續(xù)作戰(zhàn)卻始終保持著穩(wěn)定的發(fā)揮。白色禮服襯得她氣質(zhì)出塵,絲帶隨風輕揚時,連挑剔的網(wǎng)友都不得不承認:這姑娘的臺風確實穩(wěn)。
但真正打動人的,是她骨子里的那份真。面對劉德華、楊冪等大咖時,多少主持人會選擇保持安全距離?她卻大大方方說出"站在兩位中間是雙重幸福"的心愿。當華仔親手遞來荔枝,她眼睛里的星光藏都藏不住。這種不設防的真誠,在娛樂圈這個名利場里,簡直像清泉般珍貴。鍵盤俠們當然不會放過挑刺的機會。有人說她播音腔太重,有人嫌她搶C位,更有人搬出"不夠?qū)I(yè)"的大帽子。可仔細想想,所謂專業(yè)到底是什么?是變成沒有感情的念稿機器?還是用假笑堆砌完美人設?馮琳給出了更好的答案——專業(yè)是扎實的業(yè)務能力打底,卻不壓抑真實的自己。
這個姑娘最難得的地方,在于她拒絕被職業(yè)異化。鏡頭前,她可以字正腔圓地完成播報;互動時,又能自然流露小女生的雀躍。這種在規(guī)則與本性間游刃有余的智慧,比任何表演出來的完美都更有力量。
在這個人人戴著面具的社會,真實反而成了稀缺品。我們習慣了用世故保護自己,用圓滑應對世界,卻漸漸忘記了最初的模樣。馮琳像面鏡子,照見了我們丟失的那份赤誠。她的"不完美"恰恰成就了最動人的真實——會緊張但依然勇敢,會激動卻不忘專業(yè)。
當同齡人還在模仿所謂的"職場生存法則"時,這個復旦才女已經(jīng)用行動重新定義了優(yōu)秀主持人的標準:不必完美無缺,但要獨一無二;可以保持專業(yè),更要保留溫度。她用26歲的青春告訴我們,真正的成熟不是變得面目模糊,而是在復雜的世界里,依然敢做鮮活的自己?;蛟S這就是觀眾喜愛她的原因。在這個精修照片比真人好看的時代,我們太需要這樣活色生香的存在。馮琳站在紅毯上的樣子,就像給娛樂圈注射了一劑清新劑——原來專業(yè)和真實可以并存,原來保持本真才是最高級的職業(yè)素養(yǎng)。
人生如戲,但不必全靠演技。有些光芒,恰恰來自不完美的真實。這個敢在鏡頭前做自己的姑娘,正用她獨特的方式,為行業(yè)注入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