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太子妃升职记》那阵风吗?整条街的奶茶店都在放那首魔性的主题曲 朋友圈刷屏“娘娘今天又穿男装了”,连我妈跳广场舞的大姐们都在讨论张天爱到底是不是真的女扮男装。那时候 **于朦胧**演的五阿哥齐翰,白衣翩跹 眼神带水 多少人截图当微信头像。可奇怪的是 剧火得一塌糊涂 他却像被风吹过的一片叶子 晃了几下 落进了娱乐圈的夹缝里。你说他没红吧 名字总在古装剧里出现;说他红了吧 走在街上真有人认不出来。这事儿 细想起来挺不对劲。
其实刚播完那会儿,他也忙得脚不沾地。综艺录了三四个 新歌发了一首 还马不停蹄进了新剧组。有圈内朋友跟我聊起那段日子,说公司急着把他推成“全能型选手”,又是唱歌又是跳舞 还想让他上选秀当导师。结果呢?观众还没来得及把他和“演员”这个身份绑牢,他又换了个赛道跑。就像你吃火锅正吃得冒汗,服务员突然端来一碗甜品,味道不错 但总觉得接不上气。
后来几年 他几乎成了古装剧的“钉子户”。不是王爷就是仙君 衣服越穿越宽 袖子长得能拖地。我有个做造型的朋友参与过他拍的一部戏 说他每次进组都特别认真 定妆照出来全组夸“这张脸天生为古装而生”。可问题是,现在谁还稀罕一张只适合古装的脸呢?满大街都是眼线拉到太阳穴、头饰重得压颈椎的美男 看多了反而麻木。你再好看,也抵不过观众心里那句:“又是这套?”
我记得有次在横店探班,正好碰上他在拍一场雨中戏。。
那天其实没下雨,是人工洒水车一遍遍冲 他穿着单薄的戏服来回走位 拍了十几条。。收工后蹲在角落喝姜汤,口罩一摘,脸白得像纸。。我当时就想 这孩子挺拼的啊。。
可这种画面 除了剧组人员谁看得见?热搜上永远是某某明星恋爱了、谁家粉丝吵架了 没人关心谁在冷风里站了六个小时只为一条情绪到位的镜头。。
他也不是没想过转型。早年试过现代剧 比如《青春抛物线》,讲排球少年的 题材新鲜 他也剪了头发 穿上了运动服。结果播出那天 平台推流资源少得可怜 宣传物料全堆在女主角身上。后来听说是因为投资方临时调整策略 觉得“于朦胧演都市精英不够有冲击力”。这话听着耳熟吧?多少演员都被这么一句轻飘飘的话打回原形。你努力改 人家却不给你舞台。
还有一次,《新白娘子传奇》上线 他演许仙。说实话,那一版争议不小 特效被吐槽像十年前的网游,但他人是清俊的,念台词也不飘,甚至有几分书生气。开播头几天 微博话题眼看着要热起来 忽然风向一转,全是女主前男友的旧事。我翻过当时的舆情报告 清楚记得数据曲线像是被人硬生生掐断的。后来听一个做宣发的老友说 原本安排好的人物特稿全被撤了 资源临时调走,“保一个流量比捧一个好演员更重要”。
你说他缺机会吗?不缺。缺努力吗?更不缺。那缺什么?可能就差那么一点“不管不顾”的狠劲儿。我认识几个跟他合作过的导演 都说他温和、守规矩、尊重团队 剧本有问题会私下沟通,从不闹脾气。这些品质放在做人上是优点,但在娱乐圈 有时候太乖反而让人忘了你也能“抢”。你看那些真正杀出来的 哪个不是踩着争议、顶着骂名往前冲?他倒好,总是等风来 可风来了,别人已经把船开走了。
这几年他倒是沉得住气。不炒绯闻,不蹭热度,微博更新频率低得像退休账号。但粉丝一直没散 B站还有人剪他的古装扮相合集 标题写着“这才是古风天花板”。前阵子他客串了《平凡之路》 西装革履演个律所合伙人,镜头不多,可好几个朋友私信我:“哎,于朦胧居然还能演现代人?”那一刻我觉得,或许他一直在等一个机会,不是靠滤镜和披风,而是用角色本身说话。
现在手头那部《**狐妖小红娘·月红篇**》据说分量不轻 监制是业内有名的狠角色 对演员要求极高。如果这部能成 说不定真能撕开一道口子。毕竟现在的观众越来越聪明,不再满足于“美男子站在花丛中微笑”这种静态画面。他们想看的是血肉,是挣扎,是哪怕摔跤也继续往前走的人。
于朦胧没塌过房,没闹过笑话,也没靠黑红出名。。
他就那样安静地演着像是老城区巷子里那家从不打广告却总有熟客光顾的面馆。。你说他为什么不火?也许答案很简单:这个时代太吵,而他太静。。可谁知道呢,有时候走得慢的人反而看得更远。。
【以上内容均来自网络资料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