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金像奖红毯上,辛芷蕾穿了件黑色丝绒长裙,肩线挺括,眼神不慌不忙的,一看就有气场。镜头扫到她的时候,没有刻意装甜美,也没故意耍张扬,可就是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谁能想到,十年前她还在剧组里演那种没几句台词的小角色,现在却成了大家嘴里“有高级感”的演员。她能有今天,不是突然爆红的奇迹,全是一步一步熬出来、磨出来的。
刚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那几年,辛芷蕾的路走得挺难。没流量、没背景,能拿到的角色大多没存在感:要么是偶像剧里给女主当陪衬的女配角,要么是正剧里露个脸就下线的小角色。有一回,她想争取一个民国剧里的丫鬟角色,打印好简历跑了三趟剧组,试镜时反复调语气、摆神态,生怕哪里不对,结果最后还是被说“气质不符”。那段时间,她常躲在出租屋的沙发上,盯着剧本上画得密密麻麻的笔记发呆,甚至偷偷琢磨:自己是不是真的不适合当演员?但就算再迷茫,她也没停下来——没戏拍的时候就去看话剧,把经典电影里的片段拆开来反复看,对着镜子练眼神、抠台词,连走路的姿势都要根据不同角色琢磨出不一样的感觉。
真正让她被更多人记住的,年的《演员的诞生》。那时候她是挑战嘉宾,要和资深演员一起演《金枝欲孽》的片段。上场前工作人员还担心她会怯场,可一踏上舞台,她瞬间就“变”成了角色:眉头皱着的时候透着股隐忍,眼神转一下都带着算计,连攥着帕子的劲儿都像角色本人的不甘心。表演结束后,导师说她“眼里有戏,能把小角色演得有劲儿,让人没法忽略”。从这时候起,观众才算真正注意到这个“有点狠劲”的女演员,她不再是演完就被忘的“剧抛脸”,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标签。
之后的《如懿传》,算是让她的演技彻底被认账。她演的金玉妍是个复杂的反派,既对自己的母族忠心,又特别想要权力,狠辣背后还藏着脆弱。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她翻了好多清史资料,特意学朝鲜语的腔调,连行礼的角度都要跟历史记载对得上。剧中有一场金玉妍身份被揭穿的戏,她没靠大喊大哭来表现崩溃,就盯着地面愣了几秒,再抬头时,眼里的光一点点灭了,最后嘴角扯了个自嘲的笑——就这几秒,比哭天抢地还让人觉得心疼。这部剧播完,“辛芷蕾演技”上了热搜,有人说“恨死金玉妍了,但又忍不住佩服辛芷蕾”,她用实力证明,反派也能被演得有血有肉。
如果说《如懿传》让她在演艺圈站稳了脚,那《繁花》里的李李,就是让她彻底出彩的角色。李李是上海和平饭店的老板娘,身上像裹着层谜——既有风情万种的妩媚,又有藏着过往的清冷。为了贴近这个角色,辛芷蕾提前三个月去了上海,跟着老上海人学说话的调调,去和平饭店看老照片,甚至跟着厨师学做本帮菜,就想弄明白那个年代的女人是怎么过日子的。剧中有一场李李在夜雨中独走的戏,她没说一句话,就靠走路的轻重、转伞柄的节奏,把角色的孤单和不服输演了出来。导演王家卫说她“不用说话也能演好戏,这是演员少见的本事”?!?#32321花》播完后,她提名了好几个奖项,从“实力派”变成了“拿奖热门”,但面对采访时,她还是老样子:“我就是把李李的故事讲明白了,下次还得讲更好的故事?!?img src="http://p0.qhimg.com/t11fd4c33012768466b68568aa6.jpg?size=1820x921"/>
除了演技,她的外形风格也慢慢变了。以前她试过走甜美风、邻家女孩风,总觉得穿的是别人的衣服,不对劲;后来她慢慢找到自己的节奏——短发利落,穿得简单大方,偶尔涂个复古红口红,反而显得特别有气场。有人问她是不是故意走“御姐路线”,她笑着说:“不是装出来的,是现在敢做自己了。以前总想着别人喜欢什么,就往什么方向靠,现在才懂,演员的底气不是靠穿什么、画什么,是靠演好角色。”这种心态的转变,让她的美多了份自在——不是紧绷着的精致,是从里到外的自信。
现在再看辛芷蕾,很难把她和当年试镜都紧张到忘词的姑娘联系起来。但她不是突然就厉害的,是那些没人注意的日子里,她都在偷偷攒劲:试镜败了就总结为啥错了,角色小就把细节做到最好,就算红了也没停下脚步。就像她在一次演讲里说的:“当演员没捷径可走,你演的每个角色、走的每一步路,最后都会变成你的底气?!?img src="http://p0.qhimg.com/t11fd4c3301db5b8902eb63ab1a.jpg?size=2428x1231"/>
从没人注意的小演员到让人惊艳的实力派,辛芷蕾的故事里没有奇迹,就靠“不放弃”三个字。这份坚持让她在演员路上走得越来越稳,以后说不定还能演更多让人眼前一亮的角色。但不管怎么说,那个在难的时候熬过来、在角色里沉下心的辛芷蕾,早把自己活成了最好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