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羅永浩吐槽西貝”登上熱搜,也讓“預制菜”的話題再度引起網(wǎng)友關注。
據(jù)《中國企業(yè)家》報道,9月12日,西貝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賈國龍在羅永浩吃飯的那個包間里接受記者的專訪,此時的他一身疲憊,滿臉憔悴。接受采訪時,也明顯不在狀態(tài),甚至不愿意多說話,他已連續(xù)兩個晚上沒怎么睡。
他表示“我現(xiàn)在陷入自證清白循環(huán)”。賈國龍透露:“昨天(11日)和前天(10日)所有門店加起來,日營業(yè)額分別掉了100萬元,今天(12日)我估計會掉200萬元到300萬元?!?/p>
從目前的局面來看,雙方都選擇針鋒相對,硬剛到底。賈國龍稱,哪怕生意不做了,和羅永浩的官司一定要打。但最終結局會走向何方,仍是未知數(shù)。賈國龍表示:“我生意可以不做,但官司一定要打。這是個是非問題,誰對誰錯一定要搞明白。這是我一直以來秉持的價值觀?!?/p>
針對讀者貼出的兩個西貝的產(chǎn)品,外包裝上顯示“堂食袋裝”“非直接提供消費者”的袋裝小牛燜飯牛肉包和椒麻雞是不是預制菜的問題,賈國龍說:“那是我們?nèi)ツ甑囊粋€快餐品牌,叫西貝小牛燜飯與拌面,是跟西貝中央廚房訂的貨。這個品牌在今年初就關了。品牌關了以后,還剩下一點尾貨,非常少,內(nèi)部員工消化了一部分,在外賣渠道也處理過一部分,但今年4月最后一批貨賣完以后就再也沒賣了。你要說它是預制菜,也說得過去。不過從今年5月開始,在西貝,也就是之前的西貝莜面村這個品牌系統(tǒng)中,是完全不存在預制菜的?!?/p>
談到預制菜的定義,賈國龍表示:”
比如說像大骨,提前燉出來,到了中午再加熱出餐,這算預制菜嗎?賈國龍認為,“這都是在門店完成的。門店做好,放在冰箱冷凍,吃的時候回熱,它是符合標準的,第一保證品質(zhì),第二保證出餐速度。這在國家標準里并不屬于預制菜,這其中有預制工藝,但不是預制菜。預制菜和預制工藝要區(qū)分開。”
在采訪中,針對社會上對預制菜存在的焦慮情緒。賈國龍則表示“原來挺在意的,現(xiàn)在我反而更冷靜了?!彼J為“預制工藝不是預制菜。所有的菜都需要用到預制工藝,需要提前做,無非是在什么狀態(tài)、用什么原料、工藝、調(diào)味品做。越是好的菜越要提前做,比如魚翅、鮑魚,得提前好幾天發(fā)制,紅燒肉也得提前十幾個小時做。出餐效率、標準化程度越高的餐飲企業(yè),預制程度越高?!?/p>
針對記者提出的“所以西貝有預制工藝,但是沒有預制菜?”賈國龍直言:“對,可以這么說。很難說哪家餐廳沒有預制工藝,做任何一道菜都需要預制。預制是提前加工、預加工,比如把毛菜預制成凈菜,也是預制?!?/p>
賈國龍表示,“不能按預制和現(xiàn)做來區(qū)分,應該按一定的等級、標準來區(qū)分。消費者對預制菜有很多誤解,覺得預制菜是洪水猛獸,是黑科技、狠活兒,有很多添加劑。其實很多預制菜反而一點添加劑都不用,尤其防腐劑,直接通過零下18度冷凍,冷凍鎖鮮是最好的技術。食物逐漸工業(yè)化、標準化,一定是趨勢,但工業(yè)化、標準化也分等級,與用什么材料、工藝,加什么調(diào)味品,有什么儲存條件都有關系。它是一門科學?!?/p>
賈國龍說:“我對接下來的發(fā)聲不寄任何希望。真正的聲量,是在門店,一桌一桌的顧客來了,我們做好準備,讓他們體驗好。還有,我們是不是真的有問題?有錯就改正,顧客沒吃熱乎,我們就往熱乎做、往熱乎上。”
13日,羅永浩轉發(fā)這段采訪內(nèi)容,配上一串省略號。
緊接著,羅永浩再次發(fā)文,表示自己不是西貝的敵人:看著昨天各大平臺鋪天蓋地的評論,他們還沒意識到自己的問題?還覺得真正的敵人是我?
羅永浩最新一條博文還對西貝給出了建議:堂食不做預制菜,或者標明是預制菜。
9月12日,紅星資本局走訪西貝線下門店,西貝成都萬象城店的店長表示,事件發(fā)酵后,對門店有一定影響,門店平時客流大約在200人,昨日大約減少了20人,門店營收減少了大約2000元。
西貝成都萬象城店
該店店長還稱,所在門店已將羅永浩此前消費的菜品列成清單,共計13道菜,消費者如果需要了解,店員可以介紹并下單。不過,目前尚未有消費者詢問或下單“老羅菜單”。同時,他透露,創(chuàng)始人已請門店全體員工品嘗菜單上的13道菜品。
來源:紅星新聞綜合
舉報/反饋
</p>關于我們|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wǎng)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當前域名}.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