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大年初四的夜晚,國家體育場“鳥巢”里,二十四節(jié)氣倒計時的最后一秒,立春的煙花在夜空綻放成晶瑩的雪花。?????? 72歲的張藝謀站在指揮臺后,看著全場亮起的手機星光,突然想起14年前那個同樣沸騰的夏夜——2008年8月8日,29個巨大的腳印從永定門一步步走到鳥巢,56歲的他攥著對講機,手心全是汗。?????? 這兩個相隔14年的瞬間,像一枚硬幣的兩面,刻滿了這位導演用生命熬出來的故事。?????? 一、2005年的那場“神仙打架”,他賭上了全部?????? 2005年春天,北京奧組委貼出的一張招標公告,攪動了整個中國文藝圈。全球210個團隊遞交了開幕式創(chuàng)意方案,經(jīng)過層層篩選,13個方案闖入決賽圈。這其中,有李安帶領的歌華團隊,有陳凱歌的“夢幻組合”,還有國家歌舞團牽頭的“國家隊”。?????? 當時剛拍完《十面埋伏》的張藝謀,拉上了美國杰克摩頓公司組成聯(lián)合戰(zhàn)隊。有人覺得他瘋了——電影導演懂什么大型晚會?更何況對手里藏著那么多“大佬”。?????? 但張藝謀的準備,細到讓人發(fā)怵。針對奧組委列出的22項考察指標,他帶著團隊做了中英文兩個版本的創(chuàng)意手冊,大到整體敘事結(jié)構(gòu),小到每個演員的站位角度,連下雨怎么辦、設備壞了怎么替補,都寫得清清楚楚。?????? 2006年4月16日,當奧組委把總導演聘書遞給他時,張藝謀說那不是榮譽,是“軍令狀”。那天他回到辦公室,對著鏡子里滿頭黑發(fā)的自己說:?????? “接下來的日子,別想睡囫圇覺了?!?img src="http://p0.qhimg.com/t11fd4c33017505de9e5cbe2a85.jpg?size=640x334"/>?????? 二、被全盤推翻的方案,和5000人敲出來的“缶”?????? 真正的煎熬,是從2007年3月23日開始的。那天,張藝謀團隊熬了一整年的“四大發(fā)明”方案,被專家團一句話否了:“這代表不了五千年文明?!?????? 會議室里死一般安靜。56歲的張藝謀突然站起來,抓起白板筆寫了兩個字:“畫軸”。?????? 接下來的一個月,他幾乎沒怎么合眼,白天拍《滿城盡帶黃金甲》,晚上帶著團隊改方案,經(jīng)常在片場用手機開創(chuàng)意會,劇組人都說他“像上了發(fā)條”。
?????? 4月25日,當他把“卷軸緩緩展開,展現(xiàn)中國歷史”的新方案報上去時,所有人都捏著汗。直到電話那頭傳來“通過”兩個字,這位硬漢導演才靠在椅背上,長長舒了口氣。?????? 但更大的難題還在后面。為了實現(xiàn)“畫軸”的夢幻效果,團隊決定用LED屏——這在當時全世界的大型活動里都沒人試過。供應商說“風險太大”,張藝謀拍板:“出了問題我擔著?!?????? 最讓人揪心的是“擊缶而歌”。最初連“缶”長什么樣都沒人知道,紅櫻束樂團的人拿著史料翻了三個月,做了26次實驗,才造出2200個仿古缶。5000名演員每天練12小時,手上磨出的繭子比硬幣還厚。有次張藝謀看排練,突然說“不對”,自己拿起鼓槌敲了兩下:“要像刀削面那樣,又快又有勁兒!”后來大家都說,那段“刀削面打法”,是用汗水泡出來的。
?????? 三、預算比多哈亞運會還少,他連演員洗澡水都要管?????? 很少有人知道,2008年奧運會四個儀式的總預算,加起來還不如多哈亞運會一個開幕式。張藝謀的辦公桌上,總放著個筆記本,記滿了“能省一塊是一塊”的點子:LED屏用一半亮度,服裝布料選國產(chǎn)的,連排練場地都盡量用學校操場。?????? 但他對細節(jié)的摳門,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服裝設計師石岡瑛子68歲了,被他拉來改了17稿設計圖,有次累到住院,醒來第一句話還是“張導會不會又改主意了”。配樂團隊二十幾個人寫了30多個版本,有位作曲家改到第11遍時摔了筆:“這活兒沒法干了!”可第二天還是乖乖交了新稿子。??????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這位總導演還要管演員的洗澡水。有次他去基地看排練,發(fā)現(xiàn)幾百個姑娘擠在臨時澡堂里,水還沒熱就沒了。他當場給后勤打電話:“今晚不解決,誰也別睡覺!”后來有人說,張藝謀的手機里存著上百個電話號碼,從燈光師到食堂師傅,誰的事他都管。?????? 2008年7月27日,離開幕只剩11天,舞蹈演員劉巖在彩排時從高臺上摔了下來。張藝謀沖到醫(yī)院時,手抖得連病歷都拿不住。那天晚上,他在醫(yī)院走廊坐了整夜,第二天紅著眼睛對團隊說:“這個節(jié)目必須保留,我們替她完成?!?img src="http://p0.qhimg.com/t11fd4c3301f6e3d1a36dc54174.jpg?size=640x328"/>?????? 四、開幕那天的“意外”,和14年后的雪花?????? 2008年8月8日晚上8點,當?shù)谝粋€“腳印”煙花在夜空炸開時,張藝謀盯著監(jiān)控屏幕,指甲幾乎嵌進肉里。擊缶倒計時、活字印刷陣、李寧飛天點火……每個環(huán)節(jié)他都在心里默念了上百遍。?????? 但還是出了點小岔子?;钭钟∷⒈硌輹r,有個道具的握把突然斷了,戰(zhàn)士陳志峰沒半點猶豫,用手指死死摳住接口,直到表演結(jié)束,指關(guān)節(jié)都磨出了血。后來張藝謀說:“那不是失誤,是中國人的骨氣?!?img src="http://p0.qhimg.com/t11fd4c33013a89ce686ca83451.jpg?size=640x265"/>?????? 當圣火點燃的那一刻,全場9萬人歡呼起來。張藝謀卻悄悄躲到后臺,給母親打了個電話:“媽,我完成任務了?!彪娫捘穷^,老人的哭聲里,藏著多少個不眠之夜的牽掛。?????? 誰也沒想到,14年后,72歲的張藝謀會再次站到“鳥巢”的指揮臺后。有人問他:“都這把年紀了,圖啥?”他笑著說:“你看那片雪花,全世界的小雪花聚在一起,就成了大雪花。這種機會,一輩子能有幾次?”?????? 從29個大腳印到一片雪花,從56歲到72歲,張藝謀用兩場開幕式告訴我們:所謂傳奇,不過是把別人熬不住的夜,熬成了天亮;把別人不敢想的夢,種成了現(xiàn)實。就像他說的:“當導演,就是永遠在跟自己較勁,跟時間賽跑?!倍覀?,永遠記得那些在夜空綻放的煙花里,藏著一個民族的浪漫與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