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囂的娛樂市場中,很少有電影能僅憑一支預告片就掀起全民熱議。但《醬園弄·懸案》做到了——沒有流量炒作,沒有刻意營銷,卻因真實改編和極具震撼力的視覺呈現(xiàn),強勢攻占觀眾眼球,仿佛在提醒人們:華語電影,依然有力。
1945年的上海,一樁名為“醬園弄案”的命案轟動全城。兇手詹周氏殺夫碎尸16塊的舉動,在當年成為社會輿論的焦點。而案件撲朔迷離:她身高不足160cm,丈夫卻是180cm的“壯漢”,僅憑她一人真的能完成如此殘忍而復雜的犯罪嗎?案發(fā)現(xiàn)場僅有一把刀,卻有不同切痕,警方懷疑有共犯;詹周氏在庭審時突然翻供,案件一度陷入僵局。加上當時歷史背景下的日本投降與政局動蕩,使案件最終變成歷史懸案。
導演陳可辛敏銳地捕捉到了這段被塵封的歷史,并以藝術手法重構出一段集懸疑、心理、于一體的電影敘事。
兩大導演手法,提升現(xiàn)實感與戲劇張力一是嵌入真實歷史事件,增強代入感。電影以10多年的時間跨度為框架,將抗戰(zhàn)勝利、內(nèi)戰(zhàn)爆發(fā)等歷史節(jié)點融入劇情,使人物命運與時代脈搏息息相關,讓觀眾不僅在看懸疑,還在看一段時代的悲歌。
二是小說式雙線敘事,營造“戲中戲”的鏡像結構。趙麗穎飾演的先鋒作家西林,是串聯(lián)全片的關鍵人物。她將詹周氏的故事改編為舞臺劇,引領觀眾穿越真實與虛構的界限。這種旁觀者視角讓案件更富層次,也更具現(xiàn)實性。觀眾不再只是看案情,而是在反復咀嚼:誰才是最終的受害者?
這部電影被稱為“女演員的高光舞臺”毫不為過。章子怡、楊冪、趙麗穎三人合體出演,堪稱近年來最值得期待的銀幕集結。
章子怡飾演的詹周氏從一個麻木隱忍的家庭婦女,到一次次被壓迫后的爆發(fā),再到法庭上痛哭流涕的覺醒,她演出了一個女人在極端壓迫下的心理裂變。特別是眼神戲,情緒充沛,真實動人,有網(wǎng)友直呼:“那一刻,章子怡不是在演戲,她就是詹周氏。”
楊冪飾演的王許梅表面是風月場中的“頭牌”,實則在女性群體中是深藏不露的智慧者。她暗中幫助獄友,在男權社會中游刃有余,是那種不張揚卻極有力量的角色。這也讓觀眾看到了楊冪“去偶像化”后的蛻變。
趙麗穎飾演的西林作為敘述者,她不斷在“作家與女性、記錄者與控訴者”的身份中切換,其角色的復雜性,令不少影評人稱贊:“這是趙麗穎演技生涯的新突破?!?/p>
表面看,《醬園弄·懸案》是一場懸疑解謎的刑偵片;但深入骨髓,它更是一曲關于女性生存狀態(tài)的悲歌。從詹周氏的忍耐,到王許梅的周旋,再到西林的記錄,這些女性都在不同層面上經(jīng)歷著時代的壓迫。
影片通過舞臺劇和現(xiàn)實的交叉表達,讓觀眾不僅理解了詹周氏為何“爆發(fā)”,也對那個時代女性缺乏出路的處境有了深刻感知。正如電影中所呈現(xiàn)的:“當你沒有聲音時,你只能選擇用極端的方式讓世界聽見?!?/p>
《醬園弄·懸案》不僅是國產(chǎn)懸疑片的一次革新,更是一次藝術與現(xiàn)實的深度融合。陳可辛用兩個半小時,重現(xiàn)了民國最轟動的一起懸案,也為當代女性書寫了最沉重的命題作文。
如果你也厭倦了快餐式愛情劇、無腦爽文爽劇,那《醬園弄·懸案》,一定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