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山河如愿,英雄回家。今天,第十二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到祖國。
黃維康,一位抗美援朝老戰(zhàn)士,他今年91歲,15歲參軍,17歲便奔赴朝鮮戰(zhàn)場,成為一名中國人民志愿軍文藝兵。
前不久,黃維康將自己珍藏了幾十年的老照片底片、徽章等珍貴物品,捐贈給了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這些照片記錄了那段烽火歲月,也見證著中朝兩國人民的深厚友誼。
9月2日,在黃維康的家中,他給記者展示了珍藏多年的照片,黃維康把這些照片的底片都捐給了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他家里則保存著只有1寸的老照片。
中國人民志愿軍老戰(zhàn)士 黃維康:回國的時候,從平壤火車站一直到新義州,這段時間每到一站都是人山人海歡送。往車上拉彩條,下面群眾喊口號、唱歌跳舞,我們在車上和他們握手。
這些照片記錄了志愿軍回國時的場景。
黃維康回憶,1952年8月,還不滿18歲的他跟隨中國人民志愿軍第十九兵團挺進朝鮮,當時他在文工團舞蹈隊里,給前線戰(zhàn)士們演出,鼓舞士氣。每次演出時,黃維康和戰(zhàn)友們都要從敵軍的飛機炮彈中穿過去。
中國人民志愿軍老戰(zhàn)士 黃維康:要經(jīng)過很多封鎖線,我們好幾次就是那樣,我們走著走著往過沖的時候,敵人飛機開槍打的機槍子彈,就在車的旁邊掃過去,差不多天天都能遇到這種情況。
1953年4月,美軍企圖利用海上優(yōu)勢,在朝鮮東西兩岸進行登陸。那一次,黃維康所在的部隊遭到了突襲。
中國人民志愿軍老戰(zhàn)士 黃維康:那時我在19兵團的64軍,一大清早,美國航空母艦大批的飛機就飛來轟炸。在那次轟炸里,我們團長犧牲了,我們舞蹈隊的兩個戰(zhàn)友犧牲了。
那次轟炸后,黃維康緊急護送受傷的戰(zhàn)友到后方醫(yī)治,隨后繼續(xù)來到前線,完成部隊交給他的任務。
中國人民志愿軍老戰(zhàn)士 黃維康:兵團交給我們的任務是到前線進行慰問演出。我們到部隊里演出,給一個班、一個排,哪怕炊事員一個、兩三個人,也給他們演出,鼓舞士氣,鼓舞戰(zhàn)士們的斗志。
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戰(zhàn)爭勝利結(jié)束,黃維康則根據(jù)工作安排繼續(xù)留在朝鮮,直到1958年回國。期間,他用相機記錄了近百張見證中朝兩國人民友誼的寶貴瞬間。
這張照片就拍攝于1958年,在黃維康和戰(zhàn)友們即將回國時,他在火車站與兩名朝鮮小女孩合影留念,他還拍攝了戰(zhàn)友與朝鮮人民共同聯(lián)歡時的景象,這些彈片是黃維康在戰(zhàn)場上撿回來的,至今保留完好。
這些年來,黃維康一直關(guān)注著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的消息。今年6月,他將這些珍藏多年的相片底片、彈片、徽章等物品捐贈給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希望讓更多的人能夠看到這段歷史。
中國人民志愿軍老戰(zhàn)士 黃維康:抗美援朝我只是一個參與者、一個幸存者,這個功勞應該是歸功于國家和人民,歸功于壯烈犧牲的烈士。志愿軍有堅強的鋼鐵意志,作為我們的后代,應該繼承革命先烈堅強的革命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