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今天刷到李鶴彪的視頻,他把“讓嫂”罵成“浪嫂”,聽得人直搓手視頻里他穿件舊黑T恤,頭發(fā)亂著,話跟機關(guān)槍似的,比說《論捧逗》還急
9月8號下午,李鶴彪發(fā)了條沒加濾鏡的視頻,一開口就懟上了——天津那倆“開竅的神經(jīng)病”錢隋組合,說他們空有理論沒臺緣,臉長得“跟沒揉開的面似的”;接著罵“浪嫂”最可恨,嘴里沒長牙,忘恩負義;懟前師兄閆宗海是“喂不熟的狼崽子”,還提當(dāng)年打高鶴彩的事;連鄭健這位師大爺都沒放過,罵人家“偽君子”“老賤人”他說自己之前不敢發(fā)聲,怕給師父師娘惹麻煩——“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可這次是真忍不了
“浪嫂”陰陽德云社不是一天兩天,忘了當(dāng)年德云社派弟子去助演,工資是德云社出的,票房全歸張伯鑫的社團;郭德綱為了捧張伯鑫,特意量活《拴娃娃》,可張伯鑫沒接住,包袱沒響就耷拉著腦袋下來了,這是“能力不濟”,不是德云社沒給機會其實德云社幫張伯鑫的事,圈里人都清楚
閻鶴祥和李鶴彪都去演過好幾回,凌晨趕火車,吃泡面住快捷酒店,工資是師父給的,票房一分不剩全歸張伯鑫的社團郭德綱為了捧他,把自己壓箱底的《拴娃娃》拿出來量活,可張伯鑫沒接住,臺下觀眾沒叫好,他自己先慌了,沒演完就下來了
李鶴彪說這是“扶不上墻的泥”“讓嫂”當(dāng)晚就發(fā)視頻“十問”李鶴彪,說德云社幫忙是為了“云社聯(lián)盟”,本來就該出工資,還翻舊賬提“打記者”“網(wǎng)暴他人”“戴九安錄音”的事,最后放話:“回去告訴你師父,派你出來是繼他取關(guān)600個小花旦后的又一個失誤”閆宗海更直接,直播時模仿李鶴彪求助的樣子,帶著天津口音說:“哥,我這臟病可怎么辦啊?”然后說自己讓他去醫(yī)院檢查,還讓大家別吃李鶴彪做的飯,“誰敢吃他做的飯???不怕沾晦氣?”語氣里全是不屑網(wǎng)友也分成兩派,有粉絲說“李鶴彪罵得好,早該治治這些沒良心的”,有人說“好好的相聲演員,怎么跟街頭大媽似的罵街”,還有人調(diào)侃“這比聽《扒馬褂》還熱鬧,就是少了點正經(jīng)包袱”李鶴彪為啥突然發(fā)火?其實是德云社最近輿論壓得慌——郭德綱直播總懟黑粉,閻鶴祥剛說相聲圈有“亂七八糟的爛事”,李鶴彪這是替師父師娘出頭,把藏了多年的話全倒出來他說自己“忍了又忍”,可“浪嫂”的話太戳心,“忘了我們怎么幫你們的”,這句話像根針,扎得他難受可這罵街的方式真不聰明粉絲覺得解氣,路人卻覺得相聲演員沒素質(zhì)——好好的嘴皮子不用在作品上,反而用來罵同行本來爭奪話語權(quán)得靠《汾河灣》《黃鶴樓》這樣的活,結(jié)果變成罵架,反而讓德云社更招黑,連閻鶴祥之前說的“相聲圈爛事”都應(yīng)驗了再說相聲圈的規(guī)矩,本來講“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可現(xiàn)在變成公司制,利益糾葛更多幫人的時候是“江湖情”,翻舊賬的時候是“利益仇”,嘴皮子利索的人,自然用罵街解決,可最后傷的是觀眾對相聲的好感——誰愿意看一群大老爺們兒對著視頻罵街啊有粉絲說“李鶴彪罵得好,早該治治這些沒良心的”,有人說“好好的相聲演員,怎么跟街頭大媽似的罵街”,還有人調(diào)侃“這比聽《扒馬褂》還熱鬧,就是少了點包袱”有人問,相聲圈的恩怨為啥總用罵街解決?其實相聲圈一半是傳統(tǒng),一半是現(xiàn)代——傳統(tǒng)講“江湖義氣”,現(xiàn)代講“利益分配”,幫人的時候拍著胸脯說“咱是兄弟”,翻舊賬的時候指著鼻子罵“你是白眼狼”,嘴皮子利索的人,自然用罵街解決,可最后傷的是觀眾對“說學(xué)逗唱”的期待我覺得李鶴彪的委屈能理解,畢竟幫了人還被反咬一口,換誰都氣可罵街真不是辦法,有這功夫不如多排幾個好作品,比如把當(dāng)年幫張伯鑫的事寫成相聲,比罵誰都管用觀眾要看的是“拴娃娃”的包袱,不是“罵娃娃”的氣話,你說是不是這事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