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編譯 許丙南編輯 程茜
智東西9月17日消息,AI代碼審查初創(chuàng)公司CodeRabbit獲6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32億元)B輪融資,公司估值達到5.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9.6億元),累計融資總額擴大至88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34億元)。本輪融資由Scale Venture Partners領投,NVentures(英偉達企業(yè)風投)等跟投。
CodeRabbit是一家專注于AI代碼審查的初創(chuàng)公司,通過云端與本地工具為開發(fā)團隊提供自動化代碼審查、安全檢測和修復建議,幫助開發(fā)者提升代碼質量與上線效率。
與此同時,CodeRabbit同步推出終端版CLI(命令行界面)工具,將AI代碼審查進一步“左移”(即在軟件開發(fā)早期就進行質量檢查)至開發(fā)者本地工作流。該工具可與Claude Code、Codex CLI、Cursor CLI、Gemini等Agent協(xié)同,形成“生成—審查—修復”的實時閉環(huán),提前攔截幻覺、標記安全隱患,生成可執(zhí)行修復建議。
▲CodeRabbit公布數(shù)據
據外媒TechCrunch報道,CodeRabbit過去一年營收增長10倍,ARR突破15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08億元)。此外,CodeRabbit已覆蓋200萬個代碼倉庫,累計審查1300萬項拉取請求(Pull Request),服務8000多家企業(yè)與10萬多個開源項目。其訂閱定價從Lite版12美元/月(約合人民幣85元)起步,Pro版24美元/月(年付,約合人民幣170元)或30美元/月(按月,約合人民幣213元),Enterprise版本需洽談定價。
Lite=基礎版,適合個人和小團隊做基本代碼檢查。Pro=增強版,支持更多審查量、更強上下文和策略自定義,適合成長型團隊。Enterprise=企業(yè)定制版,強調規(guī)?;?、安全合規(guī)、私有化部署和多模型協(xié)同。
▲CodeRabbit定價情況
一、上線周期減短超50%,幫編程Agent管控代碼質量
CodeRabbit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兼CEO哈喬特·吉爾(Harjot Gill)透露,在AI編碼Agent加速普及的背景下,工程團隊的請求拉取與評審量急劇增長,傳統(tǒng)人工評審成為上線“瓶頸”。AI代碼審查則充當治理層,能在合并前捕捉安全漏洞、執(zhí)行自定義策略并生成測試文檔,幫助團隊顯著提升“評審到上線”的效率。數(shù)據顯示,其客戶Groupon(美國知名團購電商平臺)的上線周期已從86小時縮短至39分鐘。
▲CodeRabbit試用圖
CodeRabbit本質上是“大模型Agent”形態(tài)的質量治理層。其核心機制分三層:一是提示詞工程,將代碼規(guī)范與最佳實踐固化為指令模板,驅動模型穩(wěn)定化輸出。二是上下文聚合,將歷史請求拉取、代碼圖譜、工單與組織文檔整合為高信噪比輸入,減少幻覺與漏檢。三是流程編排,通過IDE插件與CLI版本前移,把審查嵌入日常編碼流程,與安全工具鏈協(xié)同運行,最終將修復建議實時回傳給Claude Code、Cursor等Agent執(zhí)行。
二、可與編程Agent互補,AI代碼審查市場競爭激烈
在上游,CodeRabbit允許企業(yè)客戶在自有環(huán)境中選擇或混用OpenAI、Anthropic、谷歌Gemini等大模型。在生成端,Claude Code、Cursor、Copilot等Agent負責生成代碼,CodeRabbit在其上游“看護”,對輸出進行即時審查并將修復方案回寫,形成閉環(huán)。Anthropic官方案例顯示,CodeRabbit與Claude結合能加速交付、減少Bug。
在同層生態(tài)中,CodeRabbit與Codex CLI等Agent形成互補,充當審查者。在下游,CodeRabbit對接GitHub、GitLab、Azure DevOps、Bitbucket等版本管理與CI/CD平臺,將治理前置于提交與流水線環(huán)節(jié)。由此看,CodeRabbit生態(tài)位更像“質量與治理中樞”,在代碼Agent和交付管線之間充當審核員。
在行業(yè)背景下,AI代碼評審已成為剛需。年內,專注于代碼審查和協(xié)作開發(fā)工具的初創(chuàng)公司Graphite完成52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6億元)B輪,由Accel領投,并推出其AI審查Agent“Diamond”。此外,Greptile正在與Benchmark洽談3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1億元)的A輪融資,估值約1.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79億元)。CodeRabbit亦被多家媒體列為該賽道核心玩家之一。?
結語:云平臺內置審查功能,或削弱獨立廠商生存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獨立審查工具的風險在于基礎功能可能被平臺自帶。一旦IDE或云平臺把代碼審查作為默認功能提供,用戶就不再需要額外的獨立工具,這將壓縮第三方廠商的生存空間。
目前,CodeRabbit正試圖通過加快產品開發(fā)、推廣,利用多工具編排構建治理策略來構建壁壘。此外,整個行業(yè)普遍面臨推理成本高、毛利率偏低的壓力,廠商亟需通過上下文壓縮與靜態(tài)分析工具協(xié)同等手段來降低單次審查成本。
來源:CodeRabbitBlog、TechCru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