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黎枳銀】被美國移民與海關執(zhí)法局(ICE)拘留7天、韓國現(xiàn)代汽車與LG新能源在建合資電池廠的員工A某,通過一份“拘留日記”披露了他遭遇的惡劣的羈押環(huán)境和人權侵害,引發(fā)韓國輿論強烈關注。
據(jù)韓聯(lián)社14日報道,這份日記詳細記錄了A某從被捕到獲釋的全過程。A某持美合法B1(短期商務)簽證入境,但在工廠為期兩個月的培訓階段,突然遭ICE逮捕。逮捕時,ICE人員未作出任何說明,只是分發(fā)寫有“外國人逮捕令”的文件,要求工人填寫。許多人誤以為簽署后即可獲釋,結果卻被戴上紅色手環(huán)并押送上車。A某稱,押車內空氣污濁、氣味刺鼻,連空調都未開啟。
工人們剛被拘留時,被集中關押在一間可容納72人的臨時設施內。房間里僅有幾個公用馬桶和小便器,床墊發(fā)霉,提供的飲用水也散發(fā)異味。A某寫道,起初甚至沒有毯子等生活必需品,因房間寒冷,他只能靠朋友送來的一條毛巾蓋住身子保暖。第四天,他才被分配到兩人一室的房間。據(jù)他描述,ICE在拘留第三天才進行首次問訊,并要求工人簽署“自愿出境”文件。文件中反復出現(xiàn)“非法”字樣,讓人感到不安。面對問訊,A某解釋自己是合法出差,卻仍被調侃,甚至遭到嘲諷歧視。A某在日記中寫道,當時感到屈辱和憤怒,但擔心反駁會惡化處境,只能忍氣吞聲。
這些韓國工人被拘留的第四天,韓國總領事館和外交部人員前來探視時強調,“盡快回國才是當務之急,要求簽字的文件必須簽”,并提醒若與美方發(fā)生爭議,可能會被長期羈押。同時告知,被拘人員一旦簽字將被強制出境,簽證隨即取消,之后將搭乘包機返回韓國。最終,330名工人(其中韓國人316人,外籍14人)在11日凌晨被送往亞特蘭大機場,搭乘大韓航空包機回國。
隨著事件發(fā)酵,韓國外交部14日發(fā)表聲明稱,將與涉事企業(yè)協(xié)同,全面調查韓國公民在羈押期間是否遭遇人權侵犯,并將采取必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