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的"人生導師"熱:明星賣課是知識變現(xiàn)還是割韭菜?
向太陳嵐向來以敢說敢做聞名。最近她在抖音上的一段視頻引發(fā)軒然大波,大方分享與向華強的婚姻相處之道。視頻中她坦言允許丈夫在外應酬,甚至主動為其準備安全套,這番大膽言論讓網友直呼"太開放"。更令人咋舌的是,她隨后公開了三條婚姻準則:允許逢場作戲但要瞞得住她、必須做好安全措施、嚴停染指女明星。
就在輿論持續(xù)發(fā)酵之際,向太突然畫風一轉,發(fā)布"向上社交指南"視頻,緊接著就推出了標價不菲的課程套餐。這套課程打著"電子閨蜜"的旗號,承諾傳授處世哲學和人脈經營術。雖然課程內容尚未可知,但"成為向太閨蜜"的噱頭已讓銷量輕松突破千份,全網銷售額更達200萬。
這股明星賣課風潮中,伊能靜也推出了"30堂女性成長課"。課程聚焦原生家庭、婚戀等話題,這本應是她的強項——畢竟她以高情商著稱,既能與前夫和平相處,又能經營好新家庭。但觀眾似乎已對她的情感故事產生審美疲勞,課程反響平平。
最令人意外的是導演王晶的加入。這位港片鬼才在抖音開設多個賬號,憑借幽默風趣的港圈往事吸引大批粉絲。隨后他順勢推出399元的"人生由我掌控"大師課,內容涵蓋視頻制作、表演指導等專業(yè)領域。
細看這些課程,本質上都是明星個人經驗的變現(xiàn)。向太賣的是社交手腕,伊能靜主打情感經營,王晶則兜售影視專業(yè)。這種模式其實早有先例——吳彥祖曾推出英語課程,首播即創(chuàng)下2000萬銷售額;汪峰的音樂課程也因專業(yè)性強獲得好評。但問題在于,明星光環(huán)下的課程究竟含金量幾何?
網友對此褒貶不一。有人直言這是"新型割韭菜",質疑明星的教學資質;也有人認為知識付費時代,明星經驗確有可取之處。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課程存在"掛名授課"現(xiàn)象,比如吳彥祖課程多由其他老師代講,這讓消費者頗有微詞。
明星跨界教育折射出知識付費市場的亂象。當課程變成粉絲經濟的衍生品,當專業(yè)門檻被流量擊穿,我們是否正在為明星光環(huán)而非知識本身買單?或許正如網友所說:"買課的人,究竟是想成為他們,還是已經成為他們?"在這個全民導師的時代,保持清醒的消費判斷比盲目跟風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