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 年,孙耀庭出生在天津静海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一家六口人,靠着父母在私塾帮工勉强维持生计。作为家里的老二,孙耀庭好歹在私塾读了四年书。让他识了字,还成了改变他命运的关键。私塾的生活没过多久,私塾先生被抓进了监狱,孙家没了收入。当时孙耀庭十岁,只能退学跟着家人在街上讨饭。
1911 年秋武昌起义爆发,孙家此时已经过不下去了。为了给儿子找条活路,孙耀庭的父亲决定送他进宫当太监。可当时正规的净身手术要十两银子,这对孙家来说根本付不起。没办法,孙耀庭的父亲亲自操刀,给儿子做了净身手术。手术后孙耀庭昏迷了三天,等他醒来,发现世道全变了,清朝没了,他的进宫梦还没开始就破碎了。
进宫这条路走不通,孙家继续给人打长工维持生活。直到 1916 年,在醇亲王府的太监贺德元介绍下,孙耀庭进了载涛贝勒府。载涛给他取了个新名字叫“顺寿”,安排他做端茶倒水的杂活。对于孙耀庭来说,有这份工作很满足了。第二年,端康皇太妃看戏时,听说孙耀庭做事机灵,就把他调到了戏班。这对孙耀庭来说是难得的晋升。在戏班几个月后,他又被调到司房,负责管理衣物和伙食。在司房工作时,皇后婉容注意到这个勤快的小太监。婉容平时对人很和气,把孙耀庭调到自己身边伺候。这段日子成了孙耀庭人生辉煌时刻。不仅生活好了很多,还能接触到宫里的各色人等。但是到 年,冯玉祥发动政变,溥仪被赶出了紫禁城。
离开紫禁城后,孙耀庭跟着溥仪暂住在载沣的王府。目睹了清朝皇室的落魄。载沣也看清了当时局势,没多久把太监侍从遣散了,孙耀庭的宫廷生涯结束,回到了老家。回到老家的孙耀庭没了收入,靠着兄弟接济。时间一长兄弟也负担不起。他只好去了北京北长街兴隆寺。那里住着四十多个和他一样的太监,成了他们的避风港。孙耀庭在兴隆寺过得很清苦。他们靠着庙里微薄的收入,偶尔接点零活。寺里的太监多数年龄很大,孙耀庭虽说年轻点,但当年那净身手术给他留下了病根,常常疼得受不了。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孙耀庭和其他太监迎来了转机。政府关心他们这群特殊的群体,从 1950 年起,每月给他们发 16 元生活费。这笔钱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久旱逢甘霖。因为小时候读过几年书,有点文化,孙耀庭被安排做出纳工作,不仅解决了他的温饱,更重要的是他被社会认可了, 不再是太监,而是靠劳动生活的普通人。
1996 年孙耀庭去世,享年 94 岁。作为中国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庭尝遍了生活苦难,也收获了幸运,他的一生,经历了清朝、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代,既是个人的命运,也是时代的影子。
關(guān)于我們|版權(quán)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bào)電話:010-84151598 | 網(wǎng)絡(luò)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bào)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當(dāng)前域名}.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