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混年代的贴吧、论坛,那你一定刷到过张筱雨的名字。那时候的网络还没现在这么“精致”,八卦区一条帖子顶一天,几乎所有话题都能引战,张筱雨就是在这种全民狂欢的互联网泥石流里炸出来的——一口气拍了二十几套人体写真,直接把“裸模”这词拱上了热搜,甚至一度盖过了刘亦菲的风头。
那场面,简直是小城姑娘一夜之间变网红,流量和争议齐飞,网友的指点江山和道德审判一锅炖。
后来你回头看,这就是娱乐圈一个最经典的“出圈”剧本——土生土长、野路子闯进镜头,然后被全民围观和评判,最终跌落神坛,悄然隐身。张筱雨当年闯进人体艺术圈,最早不过是一场好奇心的驱使。
她不是科班出身,也没有多少资源,能进北华大学已是家里顶天了。
但偏偏就是有这种不服输的狠劲,哪怕面对镜头时还会小尴尬,听到摄影师一通夸奖就能立刻放松,硬生生把自己从“普通学生”拍成了“最红裸模”。她的《魅惑》系列刚一出,网络就炸了。
照片里既没有现在流行的磨皮滤镜,也不是靠什么擦边营销,就是赤裸裸地直击大众审美底线。那时候的论坛贴吧没有现在的“内容分级”,全网都在讨论她到底是艺术还是出位。
有人力挺是打破枷锁的先锋,也有人直接给她贴上“博眼球”的标签,各路评论区热度堪比现在的塌房瓜。
但你要是真深入吃瓜,就会发现,无论是张筱雨本人,还是她的照片,最终都成为了时代审美和道德的“祭品”。在那个还被主流审美牢牢把控的年代,敢于直接把身体当成表达工具,势必成了众矢之的。
舆论一边倒,甚至有杂志连连发文批判她影响青少年,不少大V转发“劝退”,还出现了不少假冒她照片的恶意炒作。你要说张筱雨没受影响,那是假的。
她自己说过,最初被骂得怀疑人生,但又不愿意轻易就服输。
她坚持不断拍、不断转型,试图用作品说话。可事实是,流量这东西来得快,去得更快。
张筱雨后面几年热度急转直下,新人一波接一波,连她自己都不得不转型做公益、做美食博主,试图寻找新的身份感。圈里其实不只她一个“争议体质”的代表。
比如前几年袁姗姗靠马甲线自救,硬是从全网黑到逆风翻盘;再比如王菊选秀期间被各种恶评,却自带流量成为“女团励志教科书”。
张筱雨和她们比起来,最大不同是她的“标签”过于极端,直接冲撞道德底线,没法靠苦情牌洗白——在社交媒体还没有铺天盖地公关的时候,她只能硬着头皮扛下?!?#24895为公益献身”的举牌场面,活生生就是把流量当筹码去博一线生机,但大众的眼睛总是挑剔的,多少善意行动都被质疑是在立人设。
你很难在舆论场里赢得真正的包容,哪怕你已经不是那个“裸模”了。她的情感线也一样狗血。
红的时候追她的各种豪门公子、艺术圈精英一茬接一茬,可落寞后,身边只剩下真正愿意陪伴的人——可惜这种人太少,圈子太小,“太多人只在意我的外表,没人愿意了解真实的我?!?#22905这句采访实录,其实是一类娱乐圈人的共同心声。
多少顶流被消费完人设后,都是这样落幕,想要安稳爱情,难得比走红还难。但张筱雨也没有完全消失。
她开始全球各地旅行,变身美食博主,偶尔发发生活照,粉丝也还在默默支持。只是热度远不如当年,评论区里更多的是老粉的怀旧,“那个敢拍敢做的张筱雨,已经远去了?!?#22905也不再硬撑流量,转而享受自己的小圈子生活。
和现在的流量明星比,她的转型没有翻车也没有爆红,属于那种悄悄收场的结局。
其实娱乐圈这种剧情太常见了。前有范冰冰“范爷”跌落神坛后拼命复出,后有郑爽塌房到全网封杀。
对比之下,张筱雨算是体面的退出,没有狗血翻车,但也没能逆天翻红。她不是时代的主角,却用自己的身体和选择,狠狠地印证了那个年代的娱乐圈真相:流量永远在变,争议从不消失,真正的自由不是做什么都能被接纳,而是即使被质疑,也能活出自己的样子。八卦的终局从来不是热搜,而是能否在风暴之后,给自己一个诚实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