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那種感覺,就是兩部片子講的明明是一件事 可一個讓你眼眶發(fā)熱 一個讓你想把爆米花砸屏幕上?《里斯本丸沉沒》剛上映那會兒 我朋友老陳在電影院哭得鼻涕都快出來了,散場后還在朋友圈發(fā)了一堆戰(zhàn)俘和漁民的老照片,配文就倆字:“**謝謝**”??蓻]過倆月 《東極島》一出來 他直接在群里吼:“這拍的啥?我爺爺當年救人的事 咋變成偶像劇了?”
老陳是舟山人,他爺爺確實參與過那次救援。他說小時候夏天晚上 老爺子常坐在門口竹椅上,搖著蒲扇 望著海,一句話不說。有回他問:“阿爺,你怕海嗎?”老頭愣了下,說:“不怕海 怕人??扇寺渌?你還得下?!边@話他記了三十年 直到看了《里斯本丸沉沒》 才突然懂了。
那片子我沒在電影院看 是在社區(qū)活動室的小投影上看的。音響還破 滋啦滋啦響 可當那段從海底撈上來的鐵門畫面出現(xiàn)時 屋里一下靜了。那門銹得不成樣,上面還有幾個黑洞洞的彈孔 像被人用手指狠狠摳過。我旁邊一個戴老花鏡的大媽突然抽了抽鼻子,說:“這門……跟當年我家船艙那扇 一模一樣?!?/p>
可《東極島》就不一樣了。我表弟小宇,高中生 特愛看大片。他沖著那個頂流明星去的 結果看完出來 一臉懵:“姐,那女戰(zhàn)俘是哪冒出來的?我查了資料 船上根本沒女人!”他還說,最離譜是男主跳海救五個人那段 跟打游戲似的,游得比海豚還快,最后還順手從鯊魚嘴里拽人出來?!磅忯~吃人都來不及 還等著他來搶?”
說實話 我也納悶。同一段歷史,怎么拍出來差這么多?后來我問了在電視臺做紀錄片的老李,他喝了口茶,說:“區(qū)別不在故事 而在心。”他說《里斯本丸沉沒》的導演方勵,為了找沉船 自己貼錢下海,有回氧氣出問題 差點沒上來??扇诵蚜说谝痪湓捠牵骸按奈恢?記住了嗎?”
“你見過這樣拍電影的嗎?”老李搖頭,“人家不是為了拿獎 也不是為了流量,就是/p>
反觀《東極島》,聽說投資好幾個億。可錢都花哪了?我堂哥在影視公司做后期 偷偷跟我說 九成海難戲是綠幕拍的 連浪花都是P的?!皾O民的船 模型都比實物精致?!彼?,“導演要的是‘視覺沖擊’ 不是真實?!?/p>
更讓人生氣的是宣傳。我刷抖音,好幾次跳出“來東極島 找你的戰(zhàn)俘戀人”這種視頻 背景音樂還是輕快的電音。有個網(wǎng)紅穿比基尼站在礁石上,擺pose說:“這片海 見證過愛情。”我直接手滑舉報了。
你知道最諷刺的是啥嗎?《里斯本丸沉沒》當初差點沒人敢放。老李說 有平臺嫌它“不夠商業(yè)”,還有人覺得“外國人故事,國內沒人看”??删褪沁@么一部沒人看好的片子 現(xiàn)在票房破億,連國外都買版權。而《東極島》,宣傳吹上天 結果上映十天就下架 豆瓣評分**4.3** 評論區(qū)全是“**爛片**”“**侮辱歷史**”。
有人說 《東極島》好歹讓更多年輕人知道了這事??烧嬷懒藛??我問小宇:“你知道當年救人的漁民姓啥?”他撓頭:“好像……姓林?不對 姓王?”他只記得男主叫“阿?!保瑤?,會潛水,還會談戀愛。
可真實的故事哪是這樣的?我后來翻資料 看到一份口述記錄 是個叫**阿財伯**的老漁民說的。他說那天風大,船小 他和兄弟倆劃了七八趟 一趟救五六人?!八锏娜讼衤錅u,抖得厲害 可看到我們,還點頭,說謝謝。”他說他不懂英文,可那個“thank you”,記了一輩子。
《里斯本丸沉沒》里就有段錄音 是當年戰(zhàn)俘寫的信,被人譯出來:“我們以為會死,可那些漁民來了 他們不怕/p>
有人說 電影嘛 總得加點戲??杉拥竭B基本事實都不要了,算啥?戰(zhàn)俘船上沒女人 這是查得到的;漁民是集體出動 不是靠一個少年英雄;就連那場海難,都沒那么多爆炸和追殺。
最讓我難過的 是結尾?!稏|極島》男主死了,慢鏡頭 煙花炸開,畫外音說:“有些光 生來就是為了熄滅的。”可真實的歷史里,光不是一個人的,是那一整片海上的小船,是三百多人接力傳遞的火把,是幾十年后老兵跪在沙灘上說“謝謝”的那一聲哽咽。
前兩天我回老家,路過海邊,看見幾個小孩在礁石上跑。一個摔倒了,其他孩子立馬圍過去,拉他起來。我忽然想 救人這件事 或許從來就不需要那么多口號和特效。就像老陳爺爺說的:“人落水了,你還得下?!?/p>
《里斯本丸沉沒》贏的 不是技術,不是投資 是那份“**我得把這事說清楚**”的執(zhí)拗。而《東極島》輸?shù)?也不是演技 不是流量 是把一段沉甸甸的歷史,當成了可以隨意打扮的模特。
現(xiàn)在網(wǎng)上還有人在吵 到底哪種電影才算“好”?可我覺得,答案可能藏在那扇從海底撈上來的鐵門上 藏在老兵顫抖的“謝謝”里,也藏在阿財伯記得的那句“thank you”中。
【以上內容均來自網(wǎng)絡資料整理,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舉報/反饋
</p>